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歐盟學生減 英校失預算

時間:2016-07-09 03:15:57來源:大公網

  圖:英國劍橋大學\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據路透社報道:英國在上月23日舉行的公投中決定脫離歐盟,令此前有約八成校長一起呼籲「留歐」的英國大學大失預算。如今這些大學將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歐盟學生報讀英國大學的熱潮減退,英國大學損失的收入將要如何彌補。

  英國決定「脫歐」之後,英國大學一直試圖穩定海外留學生數量,並向海外申請人再三承諾短期內維持現狀,因為「脫歐」過程至少需時兩年。

  目前在英國大學就讀的學生當中,約有5.5%,即12.5萬人來自歐盟,而部分大學的這一比例更高,例如在劍橋大學就有約16%。歐盟學生所支付的學費則和英國學生的一樣,本科課程的學費為每年最高9000英鎊(約9萬港元)。不過現在很多歐盟學生都擔心英國「脫歐」後,他們就會被視為海外學生,就讀英國大學的成本將會上升。著名大學倫敦經濟學院有18%的學生來自歐盟,此前曾敦促校友在社交網站Facebook發布聲明,讚揚該校的歐盟多元化氛圍。

  除了歐盟學生可能面對學費升高的問題,英國大學獲得資助的數量也可能面臨日益減少的困境。英國大學組織稱,它們所代表的院校在2014至2015年從歐盟共獲得8.36億英鎊(約84億港幣)研究經費和合約。這些研究資助向全英國提供1.9多萬個職位,為英國經濟帶來了18.6億英鎊(約186億港元)的收入。

  廣泛的國際合作歷來被認為是英國高教和科研的一大優勢。英國大學組織表示:「英國有六成多的國際研究夥伴都來自歐盟,是我們各類合作研究關係中增長得最快的。」數據顯示,英國和歐盟國家學者的合作研究項目數量增長迅速,發表的科研論文中半數以上屬於此類合作項目。過去20年裏,300萬英國大學生通過歐盟出資和協調的項目到另一個歐盟成員國工作和學習。雖然目前「脫歐」對上述局面造成的具體影響尚未可知,但數據定將有所下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