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莊太量:大灣區的成功在於打通「四個流」

時間:2018-07-26 17:32:12來源:

 

  莊太量教授(記者 黃洋港 攝

  大公網訊(記者林靜文)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路徑與政策」專題討論上,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成功,在於打通四流,包括人流、貨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

  在人流方面,他認為,要做到學位學歷互相承認,而香港畢業生去內地以及內地畢業生來港互相得到同樣的待遇。在貨物流方面,要解決內地貨物進入香港的徵稅問題。

  另在資金方面,要令資金可以大幅度進出香港。最後,是資訊流方面,他稱,可讓兩邊的學生獲得相同資訊,如取消手機漫遊費等。

  此外,還可在大灣區內實現金融、基建等的互補。莊太量舉例說,在金融方面,內地銀行和金融企業可給香港人更低的門檻,至於其他城市來港的科技人才,本港也可設置較低的門檻,將互補作用發揮至最大。另也可加大交易平台的互聯互通,聯合推動金融創新和金融人才的對接等。

  莊太量表示,大灣區不是一般的城市群,灣區是指由眾多海港和城鎮所構成的城市群,他們一起構成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灣區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和技術變革的領頭羊,而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被稱為「灣區經濟」。

  「灣區經濟」有幾個特點,分別是互補性、宜居性和對外性。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絕對不是口號,是可以將經濟發展起來的經濟潛力,並可成為在國家建設「一帶一路」戰略願景下的重要支撐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