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主教山」發展 豈能為反而反?\蔡樹文

時間:2018-06-25 03:15:13來源:大公網

  聖公會於中環建築群內,計劃以「寓保育於發展」,興建25層高的非牟利醫院,同時保留3幢一級歷史建築。上周,古物諮詢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又招來抗議聲,指計劃破壞當區文物環境。

  抗議者都是一批熟口熟面者,他們凡遇發展項目進行諮詢,都以保育為由提出反對。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建院計劃可能為當區人流及交通帶來沉重影響,令中環塞車情況惡化。政府山關注組召集人羅雅寧批評,擬建醫院恍如「巨型三角朱古力」直插古蹟群中央,建築鄰近會督府及禮賓府,加上醫院地下設多層停車場,破壞文物地帶的完整性雲雲。

  事件讓人聯想到當年法國羅浮宮的擴建工程,當時當局接受了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在羅浮宮廣場中央建一座玻璃金字塔的構思,這個塔當年曾經引發一場激辯,今日玻璃金字塔與古老的羅浮宮和諧共存,予人一種現代與歷史對話的感覺。誰說保育與現代建築不能共存?

  什麼惡化中環交通擠塞之說,更是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一間293個床位、12個手術室的醫院,會引發巨大交通流量嗎?若按陳淑莊的邏輯,為了改善中環交通狀況,日後中環絕不可能再興建大型建築,哪怕是中環周邊地區的大型發展,只要影響到中環的車流,都不要發展,「斬腳趾避沙蟲」是也。

  隨着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醫院床位的需求更顯迫切。非牟利私營醫院作為公營醫療體系的補充,符合社會需要。在發展與保育問題上,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為反而反,用似是而非的理由反對「主教山」的發展計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