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VR「親歷」幻聽苦 學護煉出同理心

時間:2018-06-13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港大護理學院護理學學士(全日制)課程總監黃婉霞(後排右)表示,港大斥資逾200萬元引入VR和機械人等科技/大公報記者朱樂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報道:患病時,總希望照顧者體諒自己,醫護的同理心尤為重要!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斥資逾200萬元,引入虛擬實景(VR)、洞穴式自動虛擬環境(CAVE)和智能機械人等,將在新學年投入使用,讓學護體驗精神分裂症等病人常出現的幻聽和幻覺,學護亦可與機械「病人」練習對答。

  「杯水有毒呀」、「佢哋睇唔起你呀」,精神病患者常有這類幻聽和幻覺。為讓學護更明白病人的症狀,學院用約100萬元、訪問專科醫生、護士和病人,製作360度影片,學生用卡板式VR裝置,放入電話,便可體驗精神分裂、自閉症、抑鬱症等病人的困擾。

  學院亦用100萬元購買CAVE裝置,透過投射三面的投影器,學生走進同一空間,系統轉換場景,便如置身產房、急症室、手術室等,學習洗傷口或打針等,管理課程學生可在「急症室」學習處理病人「等太耐」引發的爭拗。港大護理學學士(全日制)課程總監黃婉霞稱:「除了知識,醫護亦講求心理質素,同學去到新環境,會怯,早些適應會有心理準備。」

  引入識打拳機械人

  學院亦從法國引入每部十萬元的智能機械人「NAO」,識耍太極和南拳,讓學護帶到社區健康講座時有多個「幫手」。若將設計問題置入程式,NAO便變成「病人」,與學護練習對答。護理學院院長林佳靜稱,學生要有應用科技的能力,有助啟發創新思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