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應對有方/中美衝突難避免 但很難完全脫鈎

時間:2025-11-04 05:02:52來源:大公报

  鄭永年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未來五年的中美關係不悲觀。「前幾天的釜山APEC峰會上,特朗普將中美領導人會晤稱為『G2』會議,透露其修復中美關係的意願。而『十五五』前幾年大概率是特朗普執政期,今天的共和黨已是『特朗普化的共和黨』,即使新人上台,也難脫離其框架。」鄭永年指出,未來五年,中美關係反而可能更加明朗,雖競爭與衝突不可避免,但衝突是可控的,有競爭也有合作,小衝突並不可怕。

  未來中美關係可能更明朗

  鄭永年表示,特朗普不是傳統政客,而是商人總統。他把企業管理邏輯帶入白宮:重交易、輕意識形態、厭惡戰爭,這反而給中國帶來尋找合作空間的機會。在他看來,中美兩國元首明年有多次會面機會,料明年中美關係會更加健康,雙方可共同展現大國擔當。

  「美國應該也意識到了在科技上是打不死我們的,頂尖的芯片雖然在美國,但中國需要的大量中低端的芯片研發生產還是在本土,未來差距會越來越小。」鄭永年認為,中美兩國競爭、衝突不可避免,但很難完全脫鈎。「中美兩國經濟高度互補,美國生產的高端產品是我們需要的,我們生產的中低端的產品也是他們需要的,如果說他們對我們是『卡脖子』,而我們的中低端、性價比高的產品不供應給他們、那對他們意味着就是『卡腰子』。」他表示,做生意就是今天你多賺一點,明天我多賺一點,並不是你死我活、你輸我贏的概念。

  中方稀土出口管制 釋放三大信號

  在鄭永年看來,我國最近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它向美國傳遞了三個信號:打擊其「只許州官放火」的霸權心態;打破其「一邊制裁、一邊貿談」的幻想;建立對等威懾──你有芯片,我有稀土;你可長臂管轄,我亦可反制。這並非主動挑釁,而是「止戈為武」──亮出底牌,是為了促談而非對抗。\大公報記者毛麗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