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上公屋無期 露宿情況惡化

時間:2018-06-10 03:15:05來源:大公網

  昌新里天橋木屋清拆在即,無家者慨嘆無處容身。有資深社工批評,政府舉動無助解決露宿者住屋需要,只能將無家者驅趕至其他地方。當局和地區代表均認為,天橋露宿衍生環境衛生、治安和公眾安全問題,行動是順應民意。

  被部分街坊視為「城市毒瘤」的昌新里行人天橋,通道兩旁搭建了約20間木屋,有的極簡陋,也有較齊整,當中一間木房旁邊,擺放了一個雀鳥造形裝飾,其脖子掛上十字架,據悉是基督徒探訪時贈送;天橋盡頭的支架則寫上「英雄莫問出處,落難莫問因由」,道盡「橋民」心聲。

  機構促人性化處理問題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表示,清拆行動無助解決露宿問題,只是將「橋民」趕往其他地方,經探訪和統計後,得悉至少17人受影響,當中約半數已申請輪候公屋,現正約見當局,商討眾人的安置問題。

  吳續稱,近年露宿情況加劇,主因是租金高昂和缺乏公屋,例如約30歲人士獨自申請公屋,須輪候26年才有望「上樓」,令不少人卻步,加上廉價住房環境惡劣,「瞓街」實屬無奈,認為政府須重新檢視房屋政策,並制定「無家者友善政策」,人性化處理露宿問題。

  不過,有地區代表稱無家者吸毒問題嚴重,南昌關愛社區幹事夏泳迦女士帶領記者實地視察,發現清潔工人以鉗子將遺棄地上的帶血針筒拾起,放入醫療廢物收集箱,「有街坊目擊露宿者當眾打針!」深水埗區議員李詠民表示,露宿者帶來吸毒、販毒、打架和搶劫等問題,清拆行動有助改善治安,強調有足夠措施協助無家者。

  深水埗民政事務處回覆,天橋屬政府土地,近年露宿者聚居,隨地便溺和吸毒,有人從橋上拋擲垃圾和針筒,也有人以竹支或金屬管搭屋,並堆積雜物,部分高於欄杆,有機會墮下馬路和行人路,運輸署評估後,認為不但阻塞行人通道,也對橋下交通構成危險,當風季來臨,風險更大。

  多部門接獲衛生治安等投訴

  發言人續稱,多個政府部門接獲不少市民投訴環境衛生、治安和交通風險問題,因此該處計劃與其他部門移除天橋上構築物及雜物,並進行清潔,社會福利署的露宿者支援服務隊,以及社區組織協會和救世軍,已開始外展探訪,密切跟進有福利需要的無家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