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衙前圍村初步的保育方案會沿中軸線興建保育公園,保留入口門樓、「慶有餘」石匾及天后廟
【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實習記者卓銘軒報道:歷史學者高添強表示,整個九龍在宋朝已經很繁盛,衙前圍村正是九龍半島最富庶、規模最大的村落,歷史價值高,可串連港鐵宋皇臺站一帶及侯王廟,重現一連串九龍自宋朝已發展繁盛的歷史故事。隨着今次市建局發現明、清時期的遺址,他相信未來會挖掘到更多遺跡,證明香港不只是一條「小漁村」。他建議原址保留遺址,否則會將歷史脈絡切斷。
香港歷史掌故專家蘇萬興稱,衙前圍村早在南宋時期已經出現,原名「衙前村」,屬番禺縣範圍。清朝為防範鄭成功沿海抗清,下達遷界及遷海令,村民要退至內陸50里,衙前村一度衰落。直至康熙八年復界,村民花20多年重建家園,加上臨海有利通商,達至全盛時期。當時海盜盛行,村民築起防護用的圍牆、更樓和護城河,改名「衙前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