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九龍工業學校主辦「林則徐後人對談會」暨「中國禁毒歷史文物專題展」,一眾嘉賓大合照
在廣東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既是一名民族英雄,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人物。在清末,鴉片禍延甚廣,毒害人民健康和損害民生經濟,林則徐禁煙引發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九龍工業學校為讓新一代了解林則徐及反思毒品帶來的禍害,主辦「林則徐後人對談會」暨「中國禁毒歷史文物專題展」,並邀請到林則徐第六世孫女林祝光、香港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劉蜀永、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及湖北警官學院客座教授林建強主持對談會。\大公報記者 楊綺青
林祝光在對談會中提到,林則徐是近代史「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對中國禁毒事業有很大的貢獻,即使最後被罷官,他仍不悔當初下令在虎門銷毀鴉片。她說,林則徐在50多歲時,曾以「十無益」訓誡後人,其中鴉片「妄取人才」,令人「不惜元氣,醫藥無益」,導致大量白銀外流,影響一代人的健康。
香港史的重要人物
林祝光表示,林則徐於她而言是一名先祖,更是一位令她欽佩至極的偉人。於是,她在林則徐誕辰120周年,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包括在凍州市舉行首個家風家訓宣傳教育,又在香港九龍工業學校舉辦「林則徐後人對談會」暨「中國禁毒歷史文物專題展」,讓學生透過了解林則徐的事跡,了解毒品的禍害。
香港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劉蜀永稱,現時兩岸只有香港及澳門兩個地方沒有地方志,林則徐銷煙的歷史應一早被記載,這其實關係到香港海防,因為在鴉片戰爭前,一些英軍的船隻都駐守在尖沙咀官涌,所以林則徐有派一些官兵在尖沙咀一帶駐守及防衛,使得英國遠征軍未敢貿然進攻。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稱,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人物,因清代一直以「天朝大國」自居,實行閉守政策,拒絕與外國接觸,但林則徐一銷煙,清廷則被迫開啟國門,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重要人物。林則徐亦有另一重身份,即香港史的重要人物,雖然鴉片戰爭後,「開埠」的港口沒有香港,不過鴉片戰爭中七戰全勝,其中三場戰更在香港境內發生,說明林則徐有守護香港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