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香港在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中的「基礎建設」一項排名下滑,一定程度上跟反對派議員在立法會持續「拉布」,導致不少工程議而不決有關,甚至因而影響建築工人生計,出現開工不足情況。
阻高鐵通車必再削優勢
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指出,「一地兩檢」的審議在即,若高鐵通車再因立法會反對派的阻撓而遭拖延,勢必進一步影響香港的競爭優勢。他認為,政府積極應對本港勞動力不足,建築工人短缺的情況,長遠而言,應適當輸入外勞,提升基建工程進度,以免繼續削弱本港的競爭力。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拉布」拖累工程撥款,日子愈耐,成本愈高,舉例將軍澳跨灣大橋連接路,2008年估算造價僅為22億元,但現時估算升至56億元,工程持續拖延,導致造價上升。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認為,反對派對基建項目均予以「妖魔化」,形容是「大白象」,他指出基建是投資未來,跟競爭力息息相關,沒基建,建築業界從業員就無工開,近期釘板和紮鐵工均面對開工不足問題,本來每月返工二十多天,目前只有十多天,原因也跟工程延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