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俊彬博士及其團隊調查發現,父母在養育孩子時,若能站在同一陣線,有助提升彼此的關係
網民csir3290在親子論壇討論區留言,說他的小兒子經常與姐姐比較,又對媽媽說:「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他很擔心小兒子的信心問題。他又說,據他觀察,小兒子有選擇困難症,不喜歡新事物,做事又似乎沒有多大信心和決斷能力。
csir3290近日發覺兒子心情沮喪,他猜測小兒子剛剛派了成績表,姐姐考全級頭十名而小兒子只是考得全級中間位置,覺得成績沒有姐姐的好。
csir3290續稱,已經告訴小兒子不用擔心,因為知道他盡了力,並安慰他:「家姐在一年級的時候成績也是中間位置,而且男孩子的發展亦都比女孩子慢些。」只要盡了力就可以,自己與太太亦已有共識,平時不會將兩姐弟進行比較。
網民emmmacyk則回應csir3290指,這一類型的小朋友通常自我要求較高,很在意結果,建議多讚賞他們,例如用:「好專心哦」、「肯嘗試,乖仔」等,令他可以留意自己做得好的地方,重拾信心。
另外,香港教育大學幼育學系副系主任林俊彬及其團隊曾以問卷調查及訪問形式,從258位本地學生及他們的家長和班主任收取數據,了解父母教養方法與孩子的社交發展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若果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能站在同一陣線,彼此的關係會更緊密,孩子的個人自信及社交能力亦會變得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