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將軍澳醫院的促進術後康復綜合方案(ERAS)團隊今年獲醫院管理局頒發傑出團體獎\大公報記者楊州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將軍澳醫院的促進術後康復綜合方案(ERAS)及病人用血管理(PBM),為大腸癌病人提供多角度的手術前後護理,改善病人身體狀況並提升身體血色素,減低手術風險和縮短住院時間。ERAS及PBM兩年多已服務逾300人,成效顯著,病人住院日數由九日減至五日,併發症亦減少50%,並推展至骨科及婦科。院方表示,ERAS把握病人術前的空窗期,安排物理治療,強化病人心肺功能及體能。ERAS及PBM團隊今年更獲醫院管理局頒發傑出團體獎。
將軍澳醫院於2015年11月起,引入一套多角度的術前後護理方案組成的ERAS,醫院會提供術前一站式門診服務,病人會見外科醫生的同一天,亦要見營養師、麻醉科醫生、專科護士及物理治療師等,接受身體評估,若有需要改善身體狀況,會視乎病人情況,度身制定術前復健計劃,提升心肺功能及體能。該院外科部部門主管袁家兒表示,去年一位60歲男病人患先天性脊椎側彎,肺功能只剩20%,不能做大腸癌手術,但他接受五星期的術前復健計劃後,以局部麻醉進行手術,術後兩日可下床行動,康復速度快,兩周後便出院。
該院外科部資深護師梁淑卿表示,過往大腸癌手術前,病人在術前一日入院,缺乏全面身體評估,若身體狀況不宜進行手術則改期,而ERAS善用術前空窗期,讓病人提前兩至三星期進行術前復健計劃,強化其心肺功能等,並在做手術當日入院,減低病床使用率。
該院高級物理治療師馮艷君表示,做大腸癌手術多數是長者,以往在做手術當日接受肺功能評估,包括手握力測試及步行測試,若發現心肺機能欠佳,亦無時間改善,既增加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亦拉長康復時間,而ERAS會讓病人在術前以步行、單車、踏板運動等帶氧運動,提升心肺機能。她續稱,接受術前復健計劃,九成病人術後第二日可下床進行步行運動,形容「術前操fit啲,術後好快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