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都市哀歌,本港露宿者人數五年勁升51%\法新社
本港露宿者人數五年勁升51%,富裕社會大諷刺!社會福利署最新數字顯示,2017/18年登記在系統內的露宿者達1127人,其中四分一更露宿超過十年。有露宿者透露,輪公屋十年仍未「上樓」,劏房租貴且衛生極惡劣,只好「瞓街」。社區組織協會指出,實際露宿人數仍高於1127人,直言政府未制訂無家者(露宿者)友善政策,現行措施無助解決其困難,更不能減少露宿者人數。\大公報記者 楊 州
怕劏房有蝨 寧瞓公園
今年三月首次露宿的Peter(化名)已申請公屋十年,仍未能上樓,更因突然失業而無力支付每月房租3500元。他表示,從事地盤雜工,收入不穩定,一日薪水最高達800元,近年已降至一日600元。他稱,剛失業十分無助,不知如何求助解決住屋困難,只好四處尋求社工支援,經多番周旋後,才在深水埗找到臨時落腳點,但本月中又要遷出。
Peter解釋,非牟利機構的資助宿位時間短,而公屋上樓仍要等至少八年。若遷出資助宿位,他不想租住劏房,認為租金貴之餘,環境衛生極惡劣,如木蝨。他續說,剛露宿時未找到合適居所,曾於元州街附近的公園露宿,感覺並不好,若仍未上樓,又未找到其他資助宿位,便只好瞓住街先。他希望政府關注露宿者住屋問題,興建房屋解決其困難。
資助宿位追不上升幅
社署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顯示過去五年的登記露宿者人數不斷攀升,由2013/14年度起,分別為746人、825人、896人、924人,2017/18年度更升至1127人,即五年間激增51%,當中717人已露宿一年至十年,244人更露宿十年以上。
文件亦顯示,露宿成因以失業以致無力支付租金為最多,達394人;有633人在公園、運動場及停車場露宿。社署與非牟利機構共提供640個資助或自負盈虧宿位,作為露宿者通宵或臨時居所,2016/17年度增加20個資助宿位,令資助宿位總數達222個。
關注露宿者問題的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表示,社署統計的1127人,仍低於社協2015年統計的1641人,當局並非按人頭計。政府資助宿位僅微升一成,若按社署數字露宿者較去年升兩成,而資助宿舍的平均入住率約八成,反映已供不應求,政府需要解決他們的住屋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