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機遇在眼前 速通過「一地兩檢」

時間:2018-04-23 03:15:05來源:大公網

  圖:不少議員通過親身體驗後,明白兩地合作發展機不可失,希望立法會盡快通過發展所需的撥款和法案

  立法會考察團昨日結束為期三天的粵港澳大灣區考察之行。這次行程獲得跨黨派議員一致好評,一眾議員均不排除未來有需要時,再親自到內地考察訪問。有議員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就在眼前,希望不同黨派的議員通過親身體驗後,明白發展機不可失,以理性態度讓立法會盡快通過發展所需的撥款和法案。亦有議員盛讚高鐵列車舒適、服務優質,相信市民不會失望,並呼籲社會看清發展形勢,勿再蹉跎歲月。/大公報記者 莊恭誠

  廖長江:把優勢效應最大化

  建制派召集人廖長江指出,過往香港在經濟融合發展方面給人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堪稱香港的最後機會,有望令香港進一步分享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關鍵在於制定清晰目標,配合有關規劃。他認為,大灣區成功與否,取決於各地的大局意識,各方務必抱有共贏心態、分工互補、把優勢效應最大化,若各打算盤、斤斤計較,只會帶來惡性競爭,而中央對於大灣區的支持亦相當關鍵。

  民建聯副主席周浩鼎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就在眼前,此行不同黨派的議員一起參訪,希望通過親身體驗後,各議員明白發展機不可失,以理性態度對待「一地兩檢」等議題,切勿為反而反,讓立法會盡快、順利通過發展所需的撥款和法案。

  胡志偉:內地平台值得關注

  民主黨胡志偉總結今次行程時表示,清楚見到內地經濟發展的能量,而且各地都對配合國家政策摩拳擦掌、有清晰目標和規劃,同時重視吸引人才,尤其創科發展離不開人才,希望特區政府在這方面亦作出回應。他認為,香港具制度優勢和與國際接軌的經驗,但在內地不斷追趕的情況下,香港不能故步自封,否則競爭力會受影響。他相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繼改革開放之後,香港第二波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而內地的產業平台亦值得香港關注。

  專業議政莫乃光亦說,深深體會到大灣區近年在各方面的改變,特別是政策、人才規劃和創科發展。他認為,作為立法會議員,有需要了解有關情況。

  一地兩檢法案委員會主席葉劉淑儀盛讚,高鐵列車舒適,而且在高速之下仍保持車廂穩定,乘務員服務優質、提供多樣化的飲食,相信市民不會失望。高鐵連接全國各地以至歐洲,未來潛力無窮。談及一再被拖延、今日將再度開會的法案委員會,她說會議進度要視乎部分之前執著法律觀點的議員,會否通過此行改變開會態度。

  推動發展 高鐵必不可少

  金融服務界張華峰指出,高鐵的發展促進人員流動,為就業、創業帶來更多可能性,帶動經濟活力,相信高鐵香港段不僅面向內地,海外投資者亦可把香港作為平台,由航空交通接駁高鐵,前往全國各地。

  旅遊界姚思榮指出,現時內地的訂票系統成熟,港人可憑回鄉證,在網上訂購高鐵車票,不過亦面臨舊版本無法在機器上自助取消、需綁定內地手機號等限制,希望未來香港在技術上引入內地訂票系統的同時,改善細節措施,並做好測試工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