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DSE通識科 政治題料重出江湖

時間:2018-04-09 03:15:06來源:大公網

  中學文憑試(DSE)本周三(4月11日)考通識科,備考三年入到「最後直路」,有哪些題目需要注意呢?大公報記者找來通識科專家分析今屆熱門試題,其中去年無出的政治題今年有機會「復活」,議員DQ、身份認同等議題通通要識;公共衛生方面,醫療時事如醫護壓力、自願醫保等都是「大熱」,考生們不妨多多留意。\大公報記者 趙凱瑩

  通識科範圍極廣,當中涉及全球化、現代中國、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衛生、能源科技六大單元,要在茫茫大海中「貼題」溫習絕不容易,對考生而言簡直是「噩夢」。有見及此,《大公報》早前諮詢了兩名通識科專家,包括李求恩紀念中學通識科主任徐曉琦、資深通識教育科老師李偉雄的意見,並邀請他們為今屆通識科「貼題」,好讓考生有得參考,減輕溫書壓力。

  「今日香港」單元本屆重點

  兩位老師不約而同認為,去年無出的政治題料今年「重出江湖」。徐曉琦估計,近年大熱的話題,例如何謂法治、香港的政制發展等都有機會出現,另外,司法覆核、人大釋法及議員DQ等議題,雖然較敏感,但出現機會亦不小,考生宜多讀報了解實際內容,以便作答時可作例子闡述見解。

  李偉雄則認為,「今日香港」單元將成今屆重點,卷一、卷二都有機會涵蓋,例如要求學生探討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層面如何影響港人的生活素質等,其中近年港人對於國民身份認同存有疑問,不排除要求考生闡述立場,值得留意。

  民生時事方面,徐曉琦特別提到「公共衛生」單元,其中人口老化已屬全球趨勢,故香港的老人問題相信會成為熱門題目;近年醫護人手不足、醫護人員壓力大、自願醫保等議題都鬧得熱烘烘,亦有機會要求考生就上述問題,分析如何提升本港的醫療質素。至於青少年前景亦是近年社會熱議的題目之一,考生宜理解年輕人面臨的困境,例如房屋供應不足,年輕人置業「上車」難,以及青少年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等。

  宜多了解不同持份者取態

  李偉雄提醒考生,最好先了解社會不同持份者的取態及價值觀,包括政府、非政府機構、企業及市民就不同議題有何想法、當中是否存在衝突,以便在不同單元可以發揮。徐曉琦則提醒考生,不要忽略冷門題目,例如共享經濟、公共空間、軟實力等概念,「即使不深入了解,都要聞一聞陣味。」以防「爆冷」時會「企咗喺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