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果檔售假「日本蜜瓜」罰6000元

時間:2018-03-27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日本蜜瓜獨有甜度標籤\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梁康然報道:海關首次發現有不法商人利用假標籤,將內地蜜瓜冒充「日本蜜瓜」出售。涉案生果檔主昨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承認四項「供應及管有已應用虛假商品說明貨品」罪名。被告求情時稱:「已經賣得好平。不求暴利,只為促銷。」裁判官直斥被告:「做生意就應該要老實!」決定判處被告罰款6000元,並警告指若再犯,便不會是判罰款。

  被告麥首忠(50歲)被控在今年1月23日至24日,於深水埗桂林街95B號及大南街327號兩個生果檔,分別將180個內地蜜瓜虛報為日本出產,以每個15元至25元發售。

  無法出示原產地文件

  控方案情指,海關收到市民舉報,遂於涉案日期派員到被告的兩個生果檔「放蛇」,發現涉案蜜瓜單售25元,並被標示為「北海道」、「日本蜜瓜」。關員表明身份後,要求生果檔店員出示原產地證明文件,店員無法提供。被告其後向海關承認涉案蜜瓜是來自內地,亦無向店員說出真正來源地,就將涉案蜜瓜標示為「日本蜜瓜」。

  控方指,新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實施後,首次發現有人冒充蜜瓜產地,因此無案例供法庭參考。被告曾有兩次「呃秤」案底。

  署理主任裁判官嚴舜儀判刑時指,被告即使無抬高售價,也應如實告知顧客有關貨品資料,警告被告若再犯,將不會再以罰款方式處理。

  據資料,2014年四月曾有不法商人,用假標籤將北非橙冒充美國新奇士橙,海關揭發事件,檢獲5200個冒牌橙及11.2萬個冒牌標籤。法庭指涉案水果店東主黃棟樑損害香港的國際商譽,決定判處罰款3.6萬元及入獄一個月,但緩刑兩年。

  老行專:獨有甜度標籤

  各地出產的蜜瓜外觀一樣,如何分辨呢?本地鮮果業老行專「教路」指,日本蜜瓜的出口量不多,連同運費後,售價一般要200至300元,如價格太便宜,未必是由日本出產。而且,日本出口的蜜瓜都有甜度標籤,其他地方出產的蜜瓜都無甜度標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