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扶貧新思維方向可取

時間:2018-03-25 03:15:14來源:大公網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4.7年,居住環境惡劣住戶數量亦攀升至逾11萬,這些等候上樓的基層家庭,每月租金動輒佔入息三至四成,削弱他們的脫貧或防貧能力,政府提出以房屋介入扶貧,方向可取。

  現屆政府鼓勵以創新思維解決住屋問題,在施政報告提出五招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包括支持社會服務聯會推行社會共享房屋、允許房屋協會轄下未補價資助房屋分租、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研究將工廈改裝為過渡性房屋,以及協助非牟利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滿足輪候公屋家庭需要,協助改善居住環境。

  可由政府出資建組合屋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獲公益金捐出5000萬元支持,計劃至今得到發展商、私人業主、市建局等,合共提供逾400個單位;房協亦預期最快下半年推出免補地價分租計劃。這些計劃漸見成效,政府扮演「促進者」角色及政策支持功不可沒。至於興建預製組合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形容是「萬事俱備,只欠銀両」,社聯亦表明,有發展商願意以象徵式租金提供用地,惟計劃仍欠資金。其實,在政府盈餘創新高的情況下,由政府出錢又何妨?

  另外,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方面,財政預算案已撥款10億元資助租用團體進行復修工程,當局應盡快推出計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