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美儀校長獲香港教育行政學會頒發第三屆卓越教育行政人員獎
中華基督教會基道中學 陳美儀校長
就如成年人學習外語般,英語對於第三組別的學生恍如「外星語言」。說筆者之前服務的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下稱「馬中」)的學生好像患有「英語學習障礙」,不失為過。學生的英語詞彙貧乏。例如:有中三學生竟連「cow」也不懂,有中四學生不知道什麼是「post office」。面對這個難題,英文老師有點兒束手無策,多年來學生的英語成績未有突破。
2009年11月,時為教務主任的筆者開始進行資料搜集及意念整理,策劃一個命名為V-Power Scheme的英文生詞學習計劃,要讓學生每天學習日常英語用語及生詞,此計劃概念獲得時任校長李國輝支持,成立工作小組,成員有校長、筆者、英文科科主任及資深英文老師。
V-Power Scheme在全校老師參與、家長支持下,每名學生在三個月內,最少學會一百二十個英語生字。半個學期後檢討計劃,實踐「計劃——推行——評估」。大家一致認同計劃應繼續推行才能更見成果,於是在2010/11及2011/12學年相繼展開第二及第三階段計劃,最終將V-Power Scheme發展至中一至中四。筆者策劃V-Power Scheme,做到全校老師及家長參與,並認同計劃的效果,更帶來了以下的正面作用:
1.老師樂意教導學生,有助師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2.老師聆聽學生讀音時,隨即把握機會教導學生學習拼音。當學生掌握了拼音技巧,日後遇上陌生的字詞,也會嘗試拼讀,有助英語聆聽。
3.學生忙於小息及午膳時間找老師誦讀生詞,減少了違規的頻次。
4.學生經常手持V-Power小冊子,排隊等候老師誦讀生詞,校園增添了學習的氣氛。
5.有些學生因為進度比別人快、獲得校長的讚賞,令他們產生優越感,提升學習自信。
自此之後,V-Power Scheme成為馬中恆常的英語學習計劃。
自2012起,馬中連續五屆入圍「English Radio Drama Competition」(SMART Education Charitable Foundation)總決賽最後六強或七強,其中兩次獲得銅獎。每年超過200隊參賽,馬中學生能取得佳績,這是學校致力改善英語學習的成果。
透過這項英語學習計劃,學生的英語成績漸見進步,校園學習氣氛提升,更讓全校老師,還有家長有着共同目標及信念去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這是筆者作為學校領導(2011年升為馬中副校長)的願景及使命。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廣闊胸襟,一語道出了我這位基道中學新任校長對教育工作的願望:能有更廣闊的目光,讓自己的才能在更大的空間得以發揮,回報上帝賜予我教導恩賜的承諾。我也冀盼學生都能像王之渙一樣,哪怕人生會偶遇挫敗,仍能高瞻遠矚;在學習成長最重要的時刻,身體力行,有探求無窮知識的宏願;在學業成績,真箇做到「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