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曉明暢談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前景/大公報記者李淇攝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昨表示,大灣區規劃已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香港可將金融、教育、醫療等優勢與廣東產業有機結合,在大灣區打造世界級的科技創新中心,又相信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大幅促進粵港澳三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把港澳同胞和內地人民的心連得更緊。/大公報記者 李淇 北京報道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昨午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在「部長通道」上接受媒體採訪,談到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前景,表示有關規劃已寫進了十九大報告以及政府工作報告,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將很快會出台實施。
習近平說「大灣區搞起來不得了」
張曉明指出,大灣區建設已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又透露習近平日前親自出席了廣東人大代表團會議,表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明確要求廣東要抓住此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把大灣區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的城市群。張曉明說,習近平明確地要求粵港澳三方要加強協調配合,更引述習當時很感慨地說:「這個大灣區搞起來不得了!」形容此番話令他感到備受鼓舞,振奮人心。
假以時日能媲美紐約灣區
張曉明說,未來將務實推進大灣區建設,包括通過對相關法律政策調整完善,對體制機制進行創新改革,促進灣區內人員、貨物、資金、信息更便捷流通,使區內資源能得到有效整合,產生協同效應,利用香港在金融、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勢,結合廣東省的產業優勢,打造世界科技創新中心,締造匯集三區所有居民的優質生活圈。
他相信,三方共同努力下,大灣區一定能建成足以媲美紐約、舊金山、東京的國際大灣區。他又相信,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將會大大便利三地之間的人流、物流,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也會把港澳和內地的人心連得更緊。
支持港澳政策陸續有來
另外,對於國台辦最近發布了31條《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張曉明表示,注意到有關措施引起各方關注及積極的社會反響,但指這31條措施主要是根據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訴求而定的,文件雖不適用於港澳,但其精神和經驗取向,與中央支持港澳的方針政策是一致的。
張曉明提到,31條措施中有部分事項及政策已在港澳實行,如前陣子出台的讓內地就業的港澳同胞在可以享有住房公積金等。他指,現時不便披露中央下一步會再有什麼政策措施出台,但肯定隨着港澳逐漸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日益深化與內地各方面交流,中央支持港澳、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的政策措施會陸續有來,而部分措施亦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
他相信,港澳同胞不僅可與祖國人民共享民族興盛、國家強盛的偉大榮光,而且可以在港澳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繁榮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實惠,「因為習總書記所描述的中國夢裏面,就包含了港澳同胞安居樂業的事業夢、家庭夢、幸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