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機場貨運站的冷凍拖卡,在停機坪由卸貨到存倉約40分鐘,確保貨物維持零度以下/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大公報訊】記者陳卓康報道:醫藥疫苗在運送過程須控制維持低溫,對物流要求非常嚴格。香港機場貨運站設有溫控集裝箱、冷凍拖卡以及專用冷藏庫,確保藥品由飛機卸貨、存倉、運送到交付皆保持品質。機場管理局計劃,未來兩年斥資1600萬元購置21架冷凍拖卡,並計劃於機場島南面土地發展高端物流貨倉,有助鞏固香港高增值物流樞紐的地位。
港藥品空運水平獲認證
機管局商務執行總監陳正思昨日稱,香港國際機場去年處理約三萬噸藥品,貨量按年增長率達12%,預期未來至2023年每年增長率超過16%。冷凍藥品空運貿易增速可觀,於2005年至2016年間,複合年增長率達5.4%,是全球空運貿易增長率1.8%的三倍。
機管局計劃,在機場島南面過路灣約5.6公頃土地,興建樓面面積400萬平方呎的高端空運物流中心,下月截止招標,預計2023年落成,全由發展商出資和營運,屆時整體供應鏈效率可提升15%至20%。
現時,三間航空貨運站設有超過5000平方米的冷藏倉,配備-20℃至25℃的專用冷藏庫,適合不同的藥物。香港機場的航空貨運商,去年七月取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醫藥品冷鏈運輸認證」(IATA CEIV Pharma),代表香港處理藥品空運水平符合國際標準,在機場的運送程序具備專業技術。全世界現僅五個機場獲此認證,亞洲區除香港以外,只有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