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過,新年已來,可想過,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你或者會問:「我現在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做什麼更好的自己?」
人總有願望,有些人叫它做追求,有些人叫它做希望,有些人叫它做目標,有些人叫它做夢想,有些人叫它做志向,無論你叫它做什麼,都顯示着你有改變自己,改善自己的想法。
人是群體的動物,只有在群體中,你才能發揮自己,突出自己;同時,你也無可避免地面對競爭,有輸有贏,只有做好自己,力求進步,才能穩步建立成就,成就豐盛和幸福的人生,所以,正值青少年的你,有成就更好的自己的意願時,你便是正在鋪設着青雲路,自己的青雲路。
日前,和正在科大就讀的年輕人吃飯,席間談到大學生講粗口的問題。他告訴我講粗口是大家溝通的方法,即使較少學生搞事報道的科大,學生會民主牆也滿是粗口。
我問他:「你有沒有說?」
他毫不隱瞞:「有,這很普遍,有什麼奇怪?人人都說。」
我耐心地解釋:「你知道粗口中有許多涉及問候人家母親和性器官的用語麼?」
他略顯意外的表情,分明是學了語音不懂語意。
我問:「你聽過大學老師講粗口嗎?」
他差點噴飯,「哈哈!當然有。」
我問:「以前中學呢?」他中學就讀港島南區著名直資書院。
他說:「還用問。一些老師、許多男生、女生都說。」
我說:「年輕人應該立志做一個品才兼優的人,成就自己,講粗口成為習慣,終歸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
他說:「我知道幾時可以說,幾時不可以說的。」
近年香港年輕人表現得十分傲慢,言行激進,粗鄙無禮,成為常態。事實上,粗口與斯文的說話有高級和低級的貴賤之別,君子與小人的分別。讀書人潔身自愛,不會隨便口出粗言,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的公共場合禁制粗口,公營電台守則、電影及電視有審查,含有粗俗語言的電視被列2B級。
優質的教育,應該教出品學兼優的下一代,但現在粗言穢語卻在師生中流行,尤其是那些口口聲聲說追求「民主自由自決」的老師和大學生,好像已經沒有能力正確正常地表情達意。他們只能用粗暴無禮的激情去製造混亂和矛盾,企圖在混亂中攫取名與利。年紀輕輕,在政黨、傳媒大亨和老師的調教下,精通權謀,擅於看風使舵,表演出色,忽爾激烈地衝擊,忽爾申訴言論自由受迫害,又可以委屈落淚、鞠躬道歉,就像浸大的劉子頎和陳樂行粗口辱師之流,已經騙得社會同情,贏得社會一片包容之聲,其中還不乏建制派議員!
學生的責任就是謙虛學習,學知識學做人,培養自己明道理知取捨的能力。年輕人應該立志做一個品才兼優的人,成就自己,利及社會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