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大陳震夏館地下的Dreamcatcher,從落地玻璃向內窺探,除了滿架貨品外,還清晰看到一張圓桌,和一面寫滿字的牆壁。對於營商者而言,店舖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賺錢的機會,但相對於賺錢,四位老闆更傾向於與顧客建立關係。
劉詩瑜表示,店舖參考了外國「Free to talk」的文化,除了貨品,圓枱及牆壁都供客人表達意見及宣揚不同信息。她笑言「好多客人不是來買嘢,是來給意見。」她憶述,曾有同學因熱愛「山城角樂」的概念,撰寫千字文,給了大量意見,令她大感意外。又遇過一名「好寸」的外國女士,「每次進來都會彈,但又會買好多嘢,下次來到又會再給意見。」
除了買賣,店舖間中會借出場地,讓不同機構、手作人搞活動或工作坊,「情人節教人整乾花、皮革等,好受同學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