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6年立法會選舉,「大肚婆」陳家珮在所屬的海怡西區,陪同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謝票
今次補選並非陳家珮首嘗立法會選戰。前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她排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的參選名單第二位。當時懷有身孕的她,更親自登上辯論台舌戰群雄,展示硬朗一面。如今作為媽媽的她,亦把提升現代女性權益作為主要政綱之一。
作為南區海怡西區議員,陳家珮具有細心的一面。2014年3月,陳家珮首次參選區議會並成功勝出。她向《大公報》憶述,當選後不足一個月,傳出區內商場的業主打算踢走小商戶,以改造商場、引入連鎖店。
那一年還是政壇新人的陳家珮處事頗為沉着,主張與業主坐下來商量。她飛赴業主的台灣總公司,向對方解釋在當區經營名牌服裝店沒有出路,因為周邊均為住宅和居民,並非商業區,即使之後有港鐵開通,商場本身的容量亦有限,附近更無景點吸引遊客,因此店舖必定要定位在民生上,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例如街市、麵包店、文具舖、補習社等,否則將難以經營。
「當時希望用理性的主張和商量的態度,去說服業主,提出雙贏的方案,事實上也一度接近促成。」可惜最終反對派介入搞局,以「佔領」方式在商場示威,導致業主一氣之下拒絕繼續對話。
陳家珮回憶起在從政路上起步時的寶貴一課:「有時所謂的抗爭除了為抗爭者自己博得眼球,實際上根本無法爭取到任何實質效果。」這也成為她今次以「回歸理性」作為競選口號的理由之一。
再度站上選舉辯論的舞台,鎂光燈聚焦之下,陳家珮坦言感到更大的使命感。她說,明白今次補選很關鍵,因為建制派議席的多寡,將直接影響未來幾年立法會正反力量對比的局面,因此自己特別希望贏下補選、爭取議席,促使立法會以更具建設性的態度商討不同政策,令更多市民所需的政策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