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海外置業投訴增逾倍

時間:2018-02-15 03:15:14來源:大公網

  海外置業猶如「隔山買牛」,有問題隨時追討無望!消費者委員會去年接獲35宗涉及海外置業的投訴,較前年大增逾一倍,涉款高達400萬港元,英國物業涉投訴最多。有投訴人斥資74萬港元購買英國樓花,已支付一半首期,最終成爛尾樓,中介拒絕介入調停。消委會稱密切留意投訴趨勢,檢討需否要求政府立法規管中介問題。

  74萬買英國樓花爛尾

  消委會去年接獲的投訴,約四成關於銷售手法,包括銷售中介涉誤導或隱瞞樓盤資料、不合理收費。繼英國後,涉投訴較多的有澳洲、美國、泰國的物業。

  陳女士打算讓兒子到英國升學,2015年在港斥資6.7萬英鎊(現折合約74萬港元),在英國購買住宅連全屋傢俬,並向發展商支付樓價一半連雜費,原預計去年第三季落成,但去年七月從照片所見現場仍是地盤,物業最終變成爛尾樓。她經消委會多次催促中介,中介稱不清楚物業情況,消委會建議她諮詢法律意見。

  消委會提醒買家,勿輕信代理或賣方的資料,買樓前應向可靠的專業人士或當地親友查詢有關物業、發展商、建築商和代理公司的背景資料,以及當地樓市和買賣手續等具體細節。

  消委會又建議買家落實購買時要仔細閱讀「留位費」條款,留意合約有否訂明未能如期交樓的責任和安排。買樓花後須定期視察物業興建進度和周邊配套狀況,與物業代理和發展商保持緊密溝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