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大數據、物聯網發展很快,對保障資料意識愈來愈高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早於1996年生效,修例以及規管直銷的法律條文亦於近年相繼落實。黃繼兒指出,香港資訊自由流通受到《基本法》和完善的條例保障,具備成為「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信息中心的優勢。他形容,香港處理資料做得快之餘,管理保障做得好,「香港肯定是先行者,『一帶一路』、大灣區,香港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就是信息中心,在香港做,好過在外地做。」
港信息資訊流亞洲數一數二
在專訪中,黃繼兒引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2016年5月18日於香港社會各界歡迎晚宴上的講話,委員長提到香港有眾多難以替代的優勢,當中「自由流通的信息」一句最吸引他的注意。
黃繼兒指出,香港是亞太區最受歡迎的信息中心,除了人才流、物流、金融服務方面數一數二,信息資訊流在亞洲都是數一數二,「亞洲要找一個代表性地區,一定找香港先,新加坡才有了數年,菲律賓去年才有,日韓到近年才重組法律架構,香港是亞太區最早有保護個人資料數據的法例,公私營機構都受到監管,《基本法》亦保障私隱、信息流通和發表意見的自由。
黃繼兒指出,「一帶一路」、大灣區的投資者,其中一個考慮就是信息安全度,香港保障私隱方面的經驗資源比較多,有框架和「體質」,如規管直銷方面工作受國際認可,香港有境外轉移數據的指引,不會隨便把資料傳送出境;香港在「一國」之內,同時與國際接軌,有往績得到外地信任,正正是香港的優勢。
雖然內地目前還未有與香港私隱公署直接對口的單位,但黃繼兒指出,內地對保障資料意識愈來愈高,內地大數據、物聯網也很快,「光棍節」每分鐘億計營業額,「內地都有套標準,做得比我們還快,只是方法跟我們不一樣。」黃繼兒稱,公署去年九月特別邀請內地學者專家來港舉行講座,很多外國學者都說是第一次聽,他們不知道中國也有一套保障私隱的制度,西方國家常誤解內地私隱無保障,「以為內地無做,非常之井底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