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宵中心」為露宿者建家

時間:2018-02-01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露宿者行動委員會為露宿者在寒冬提供飽肚膳食

  持續嚴寒,天文台預測今日低見7℃,露宿者行動委員會(SSAC)昨夜在油尖旺區為露宿者派送熱湯、大褸等物資,送上一片溫暖。不少露宿者仍不入住避寒或收容中心,只因人多擠迫,各人又有各自「家當」,易惹爭執,他們寧願捱凍瞓街或快餐店。寒風刺骨,熱情猶在,該會正計劃設「深宵中心」,為無家者提供休息之所。另邊廂,社區組織協會投訴食環署在寒冬下仍灑濕涼亭,慘害兩成半露宿者無處鋪床。/大公報記者 楊州(文/圖)

  《大公報》記者本月初曾到油麻地避寒中心實地觀察,發現有露宿者看中SSAC設食堂提供兩餐。昨日再到該處了解情況,五時許陸續有數名露宿者進入,等待晚餐。有露宿者向記者表示,天寒地凍,區內只得SSAC有食堂,不用吹冷風吃冷飯。再者,每月連綜援計,約5000元,除去租金及三餐費用,亦可添置禦寒衣物。問及為何不願住避寒中心,他稱人多雜亂,容易被人偷東西,自己東西又多,怕阻到別人而起爭執。

  避寒中心清晨清場令人卻步

  SSAC執委會主席雷慧蘭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近日天氣寒冷,義工會到避寒中心派熱湯,惟人手不足,僅能提供有限度的外展服務,早前冬至備有150盒飯盒派發予深水埗街友,上周已提前向露宿者派棉褸、棉被,確保他們有足夠的禦寒衣物,前日亦如是。她稱,露宿者住宿意欲不大,多是瞓街或快餐店,收容中心則空間窄,七至八人難以磨合,用廁所更需排15分鐘,不如街廁方便等。

  SSAC去年服務達兩萬人次,較2016年升近60%,外展服務則達5000人次。雷慧蘭認為,政府至今未針對露宿者制定政策,當他們出現問題,會以其他情況來介入處理,若是長者則為安老服務,有精神病則以精神病康復者服務,服務對象多由社署轉介,他們反映木蝨、清晨清場令他們對避寒中心卻步,故長遠要解決住宿問題才是關鍵,去年已去信房署,房署則將問題推給社署。她透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晚在「歲晚送溫情」活動問及需多少宿位,就再度向她表達要求若有200個就足夠,計劃今年設宿舍及深宵中心。

  冷冬灑濕涼亭 食署更「冷」

  雷慧蘭稱,設有飯堂,仍有部分無家者未能前往用膳,所以周三晚七時許有外展服務,探訪露宿者,包括到油麻地避寒中心、大角咀一帶及深水埗,亦有部分人住在不當眼位置,義工會親自送熱湯、大褸,確保他們領取。

  社協昨晚準備150件大褸及頸巾,在油麻地、深水埗等地向露宿者派發。社協幹事吳衛東表示,過去幾天十分寒冷,部分露宿者在通州街涼亭過夜,唯有關部門仍下午五時半灑濕涼亭,令四分一露宿者無地方睡。他續稱,過去六年一直反映避寒中心的問題,包括設儲物櫃、加開市區避寒中心及清晨不清場等,至今仍未解決。

  社署已登記露宿者人數,截至去年12月底為908人,社協數字則顯示,2015年露宿者增至1614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