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從「音浪」走向「食浪」 KTV+美食轉型突圍

時間:2025-11-12 05:02:47來源:大公报

  圖:KTV轉型,精準切中了新一代消費者對於「高效社交」「情緒療癒」和「性價比」的複合需求。

  當走進KTV不再只為握着麥克風放聲高歌,而是帶着對一碗滷肉飯、一份川味沸騰魚的期待,傳統KTV行業正完成一場從「音浪」到「食浪」的深刻轉型。近年來,KTV行業在消費需求迭代與行業寒冬雙重壓力下,正經歷從「音浪經濟」到「體驗經濟」的深刻轉型。

  2024年《中國娛樂產業藍皮書》數據顯示,內地KTV門店數量從2015年12萬家銳減至2023年5萬家。這場生存危機倒逼行業創新,KTV不再只是唱歌場所,而是向「美食+社交+科技」的複合空間進化。這場變革的背後,是行業在消費變革與技術浪潮中,對下一代娛樂空間的重新定義與突圍。\大公報記者 曾萍

  如今的KTV餐飲,早已不是「瓜子、薯片配啤酒」的簡單搭配,而是一場圍繞「食客喜好」展開的精細競爭。在川渝地區,KTV裏吃火鍋已不是新鮮事,即便沒有火鍋,也有滿滿當當的冷吃串串菜單供人選擇;在廣西,本地KTV的餐飲選擇更具地域特色,4小時嗨唱綁定「螺螄粉鴨腳煲」的組合,成了不少年輕人聚會的首選;而在東北,KTV裏點一份四斤半羊腿邊吃邊烤才是包廂的正確打開方式。

  開展「美食競賽」 兼顧味蕾與娛樂

  這場「美食競賽」背後,是行業對用戶需求的重新審視。作為行業內以美食出圈為代表的KTV企業,純K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KTV作為一個基於時間的社交娛樂場景,顧客停留時間長達數小時,餐飲已從配套服務演變為維持社交情緒的核心剛需。「當一碗口味地道的牛肉麵或一份廣受好評的滷肉飯出現在KTV包房時,消費者的驚喜感成為了最有效的傳播。」據了解,純K策略是將餐飲提升至戰略高度,試圖打破「KTV餐飲等於低質高價」的刻板印象。「你來純K一定要吃它家滷肉飯」這類用戶自發的口碑,讓美食本身甚至成為了消費目的之一。

  KTV行業的轉型,是生存壓力下的必然選擇。2024年《中國娛樂產業藍皮書》顯示,內地KTV從2015年到2023年,倒閉超過7萬家,近十年平均每天倒閉19家。曾年營收超百億的錢櫃、好樂迪等巨頭接連閉店,行業洗牌劇烈。「不轉型就無法生存。」廣西文化娛樂行業協會副會長劉輝的這句話道破了行業共識。他指出,行業寒冬也倒逼出多樣化的創新路徑。除了「餐飲+KTV」,「無人自助智慧KTV」正成為新趨勢,同時,「小而精」的娛樂綜合體也在興起。

  包廂嵌入電競VR互動等場景

  「行業價值正從『場景溢價』轉向『體驗經濟』,核心不再是為空間付費,而是為一場融合線上線下的、可分享的完整體驗付費。」劉輝分析道。純K的策略與劉輝的看法不謀而合,據介紹,目前純K的轉型已跳出「加個廚房」的簡單疊加,其旗下KTV門店在包廂內嵌入電競直播、VR互動、迷你KTV等場景,甚至推出「演唱會續攤派對」「電競之夜」等主題套餐,讓美食與娛樂產生「1+1>2」的化學反應。

  除了餐飲,KTV的功能拓展也在不斷探索。劉輝認為,未來KTV與餐飲的融合還將深化,例如結合演唱會、體育賽事等主題推出限定菜單;部分品牌甚至試點在KTV外開設獨立餐廳,試圖讓「KTV美食」突破空間限制,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枱球、電競、直播等業態正與KTV融合,未來可能發展為『娛樂綜合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