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玩具醫生修補珍貴回憶

時間:2018-01-28 03:15:18來源:大公網

  圖:經Ambrose巧手,玩具得以「康復」,物主畫了幅「錦旗」感謝Ambrose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返,留在腦海的只有回憶。兒時的玩具,承載着不少歡聲笑語、悲傷泣淚,往往破舊了,也要留住。玩具有價,回憶無價,「玩具醫生」李肇澤(Ambrose),用一根針線、一把小刀,加上滿腔熱情,修補玩具身上的「傷痕」,同時修補主人的記憶碎片,重塑一個一個關於愛情、親情、友情的故事。「從醫」十七年,Ambrose決定把經歷編寫成書,記錄每一個玩具的記憶。

  「公仔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有什麼故事?」是Ambrose「問診」前的例行問題,他認為,玩具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他」承載着一段珍貴的回憶,或者陪伴主人走過困難的歲月,即使破損了,主人也不捨得丟棄,「只有了解了背後的故事,才能明白物主想要保存的回憶。」

  幫助他人 收穫感動

  「矇豬」是一個妹妹玩偶,因「眼矇矇」而得名。主人Carmen將「她」視作女兒,「她陪伴我超過20年了,小時候會抱着她睡覺,不開心和她發牢騷,讀書讀到悶時會和她吹水。」好景不常,Carmen數次不小心,「矇豬」不幸「破相」。經過Ambrose的「手術」,矇豬已經痊愈。「可能因為她是人形,我覺得說什麼她都明白,相信她會再陪伴我幾十年。」Carmen說。現時Carmen的電腦桌面、社交軟件多是矇豬的圖片。「好像她時時刻刻都在陪着我。」

  幫玩具「治病」,Ambrose投入了許多感情,亦讓他獲得不少感動。Ambrose說,曾有一個50餘歲的婦人,從紐約到港旅遊時帶來一隻破舊的公仔,「公仔是她過世的母親的,她希望將修補後的公仔放置在聖誕樹頂,以另一種方式一家團聚。」Ambrose又指,修補公仔,多是為了自己或者健在的人,很少為已經過身的人修補,「這隻公仔是客人一家對母親的懷念與感恩,印象深刻之餘亦非常感動。」

  除了濃濃的親情,亦有浪漫的愛情。曾經有一個意大利人到Ambrose的商店,想要為港人女友買一隻snuffle北極熊,又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他希望我將戒指縫入公仔身體裏,通過公仔向女友求婚。」Ambrose笑稱,意大利人求婚成功,二人目前在北京定居,並且有了小朋友,「女孩子研習心理學,現時利用泰迪熊等公仔進行心理治療。」

  嘆玩具公仔受冷落

  玩具的背後,不一定是感人至深的故事,亦有可能內含「暴力」。Ambrose修理玩具,「問診」後會細細品味,然後整理心情,慢慢修理,但有一次,他破了例。「一個男孩子拿着一隻破破爛爛的公仔來找我,因他與大學室友性格不合,又存在文化差異,室友竟用剪刀剪碎了他的公仔。」Ambrose說,人與人之間可以有差異,有不同,但是暴力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用最快的速度,當天就為公仔「做手術」,然後還給了物主,「如此有意破壞,與被火燒、被寵物咬情況不同,是最低級的錯誤,不能容忍。」Ambrose希望通過修補公仔,撫平男孩的傷口,告訴他,世界本是充滿愛的。

  Ambrose說,修理玩具不難,一把小刀、一根針線、輔助以萬能膠即可完成,但需要足夠的耐性,「玩具見證着一個人成長,每次看到主人充滿幸福的笑容,我倍感滿足。」無奈當下青少年物質生活太過豐富,電子遊戲、VR虛擬遊戲佔據着他們的生活,玩具公仔備受冷落。「科技發展的速度,超乎想像,這也無可奈何。」因此,他常常利用休息的時間,到小學、社區舉辦修理工作坊,宣揚珍惜玩具的重要性,向更多人介紹「玩具醫生」這個職業。

  「從醫」十七年,Ambrose為超過300隻公仔完成「手術」,每次手術背後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Ambrose打算出一本《玩具的故事》,詳細講述玩具與主人的故事,以及修理玩具的心得,賣書收入全部捐給慈善組織,「成年人藉着玩具與童年時光連接,保存下來的玩具,是我們未曾丟失的童心,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保留這份純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