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綠置居」景泰苑於去年中入伙,857個單位超額認購18倍
【大公報訊】房委會分析首個「綠置居」項目景泰苑的銷售情況發現,項目逾93%買家是公屋租戶,涉及96個公屋「富戶」,促成房委會收回804個公屋單位,包括471個市區公屋,由收回單位至完成翻新工程平均需時118日。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綠置居」為公屋租戶提供置業新出路,但他們的負擔能力有限,當局應全面檢視「綠置居」的定價政策。
分析顯示,景泰苑買家包括800個公屋租戶、28個房協出租屋邨租戶、16個已通過詳細資格審查的公屋申請者、12個合資格初級公務員、一個合資格離婚或分戶公屋住戶。八成買家並沒有申請過其他資助房屋,家庭月入中位數為2.5萬元。當中96%買家透過按揭貸款購入單位,餘下4%則採取一次過付款方式買樓;每月按揭還款與入息比例的中位數為33%。買家購買「綠置居」主要是希望改善居住環境及擁有自己物業,而項目地點、單位價格及交通配套,是購入單位的主要考慮。
景泰苑促成房委會收回804個公屋單位,因為部分戶籍佔用多於一個公屋單位,收回單位平均需時70天。截至去年底,超過600個單位已完成翻新工程,平均需時約48天,略多於房署翻新空置單位不多於44天的成效指標。據悉,房委會將研究如何縮短翻新單位的時間,但因業界人手短缺,目前較難短期內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