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綠置居折扣高居屋10%

時間:2018-01-27 03:15:09來源:大公網

  圖:當局曾研究把火炭4800伙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但因數目太多,現擬重新評估,並於年底提交擬議選址

  房屋委員會完成「綠置居」先導計劃檢討,建議恆常化,定位介乎公屋與居屋之間,售價低於居屋,折扣比同年銷售的居屋多10%,即如果居屋以市值七折發售,綠置居定價為市值六折。原訂以火炭項目作為恆常化後首個項目選址,有意見擔心一次過撥出4800個單位作綠置居會影響公屋輪候編配,房委會將重新評估選址,最快年底推出綠置居恆常化後首個項目。/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位於新蒲崗首個綠置居項目景泰苑,去年六月落成,857個單位超額認購18倍。房屋署根據景泰苑的銷售經驗,以及房委會委員早前在工作坊提出的意見,提出綠置居恆常化建議。據悉,綠置居的銷售對象依然是公屋租戶,以及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基於公平原則,富戶不會有優先認購的權利。

  收樓後60天內交回公屋

  定價方面,綠置居會以市值折扣比同年出售的居屋高10%為準則,確保比居屋更切合綠表買家的負擔能力。買家買入單位後,首兩年只能向房委會提出回售,轉讓予房委會提名的綠表買家;第三至五年可賣給合資格的綠表買家;第六年起可毋須補價下,透過居屋二手市場出售單位,或補價後在公開市場出售。

  推過量恐礙公屋輪候

  房屋署亦建議,綠置居買方接收單位後,要在60天內交回居住的公屋單位,以確保有關單位可適時編配予公屋申請者。有關建議如果獲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下周二(30日)開會通過,首個恆常化後的綠置居項目可望在今年底推出發售。

  不過,施政報告提出將火炭約4800個新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出售,據悉,有意見認為一次過推售大量同一地點的單位,是少見做法,擔心影響公屋輪候時間,故房委會正重新評估火炭及其他項目,目標是年底前提交選址建議。根據綠置居選址原則,短期內落成的公屋並不適合作綠置居,而將公屋項目轉成綠置居,不應對原有規劃帶來重大影響,限制亦要避免因為公共設施帶來昂貴管理或維修費用。

  議員促與巿場切割免炒賣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綠置居應循序漸進推出項目,如果每年的綠置居單位數目佔可供編配公屋數目一成,他相信是可接受水平。他又說,首個恆常化後綠置居未必一定位於火炭,可能是房委會經討論定出選址原則後,再由房署尋找合適地方。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指,現時樓價是天價,如用市價去計算綠置居價格,必然會超出買家的負擔能力,建議訂價要用綠表申請者的負擔能力計算。他又關注,若以目前的轉售期限,綠置居單位第六年起可流入私人市場,或會成為「天價居屋」的翻版,認為綠置居要與私人市場切割,才可以避免炒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