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去年工傷奪29命 羅致光研加重職安刑罰

時間:2018-01-01 03:15:17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本港過去一年有29名工人死於工業意外,創近年新高,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就此撰文,承認現時違反《職業安全健康條例》案件量刑偏低,有必要適當加重刑罰,例如將最高罰款額上調至與被定罪者的財務承擔能力掛鈎,期望今個立法年度內提出修訂相關法例的方向性建議。

  探望家屬不禁心酸

  羅致光昨日以「願2018年會更好」為題撰寫網誌,提到香港整體職安健情況近年持續改善,建造業意外率每千名工人由2012年的44.3人,下跌至2017年上半年的31.5人。不過,他自七月上任後,僅半年已有15宗涉及工業意外死亡個案,截至去年12月26日,有29名工友因工業意外死亡,為近年新高。他說,七月剛上任一星期,紅磡機利士南路工地發生工業意外,三位工友不幸過身,他到醫院探望家屬時不禁心酸。

  巡查宣傳教育三管齊下

  羅致光指出,《職業安全健康條例》個別條文最高罰款額為50萬元,政府認為違例案件量刑偏低,有必要適當地加重違法的刑罰,例如適當地將最高罰款額上調,與被定罪者的承擔能力掛鈎。當局正處理有關法例檢討工作,期望今個立法年度內提出修訂法例的方向性建議。

  羅致光認為,相關部門仍需加強巡查執法、宣傳推廣及教育培訓,三管齊下改善職業安全及健康狀況,他會為勞工處爭取在下個財政年度增加人手。

  另外,工聯會職安健協會副主席葉偉明指出,政府應該檢視條例,提高罰則,並加強工地安全管理監管。他補充,現時不少工人是以外判形式被僱用,部分判上判的工頭實際財務能力亦不高。他關注若將罰款與被定罪者的財務能力掛鈎,判罰對象會是誰?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則認為,政府可以參考其他地方的做法,例如不設罰款上限,或者按公司營業額三成至八成決定罰款額等,發展商亦應為施工安全負上刑責。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