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遺棄寵物令沙頭角禁區出現「孤島貓」,貓隻更在一年之間,由三隻繁衍至約50隻
講一個有關貓咪的傳奇故事:近年流傳有私梟偷運一批貓咪赴港,途中遇水警追截,私梟為求自保,將貓群扔入大海,猶幸數頭小貓絕境逢生,游往與陸地隔絕、沙頭角邊境禁區的防波堤,多年來貓咪在「孤島」繁育後代,最終獲救助重返「陸上」。故事賺人熱淚,《大公報》記者跟着線索追查,終揭破「孤島貓」真相,「劇情」雖非如此戲劇化,卻蘊含一段貓咪血淚史!
(寵物血淚史二之二)
沙頭角「孤島貓」傳說,近年在居民和動物義工間廣為流傳,有人聽到貓咪遭無良走私客拋入海,悲憤莫名;有人則對貓咪能絕境求生繁衍,感嘆生命偉大。
好心漁夫 每天放糧接濟
由於「貓島」位處禁區沙頭角海中央,《大公報》記者花了很多時間訪查,綜合當地居民、動物義工和愛護動物協會等團體,才找出真相。話說有個住在附近的老婆婆,2012年因三隻未經絕育的家貓經常叫春,煩厭下把心一橫,駕快艇把貓咪扔棄在沙頭角街市對開一個與陸地隔絕的防波堤,未料貓咪生命力強,不僅活下來,更開枝散葉,一年後貓咪家族成員多達50隻。
四面環海,沒吃沒喝,日曬雨淋,強風吹襲,三隻小貓是如何存活下來?有動物義工透露,有位善心漁夫每天到防波堤登艇出海前,都放下貓糧和食水,而聰明的貓咪也懂得在炎夏烈日或暴風冷雨來襲時,鑽進堤壩石縫中躲避。義工又解開貓咪兒孫滿島之謎,「貓咪懷孕期九星期,每胎四至六頭,一年可生育三胎,子女不足一歲已可生育,轉眼已經三代同堂!」
漁夫餵飼了一年後,擔心貓隻以幾何級數暴增,又想到若自己生病無法餵飼,恐怕貓群餓死。事件傳到愛護動物協會和居於禁區的動物義工耳中,2013年8月,於是展開大型「捕捉、絕育、放回」行動,成功捕捉28隻貓咪進行絕育手術,控制數量。
愛協「貓隻領域護理計劃」主管冼麗瓊表示,由於貓群長居「孤島」,起初擔心改變居住環境,牠們會難適應(如未能逃避流浪狗追噬),因此貓隻絕育後放回原地,由漁民繼續餵飼。
分批絕育 陸續遷回岸上
之後行動由動物義工接棒,眾人多番捕捉餘下未絕育貓隻做手術,至前年年底才結束。女義工Wince說,「為方便餵飼和照顧,有義工將數隻小貓帶返家中飼養,又將約20隻貓咪遷往『陸上』,放在沙頭角碼頭一帶石縫定居。」牠們自此成為禁區「新移民」,穿梭中英街遊玩。
接受絕育手術,再經歷數年生老病死,現時防波堤僅餘數隻貓咪,成為漁民的「守艇兵」。Wince笑稱,近年有數名漁民仍在「孤島」餵貓,他們都感激貓咪守護船艇,力抗老鼠入侵。
「孤島貓」的祖先,是被遺棄的可憐寵物,因為未經絕育,繁衍多隻子孫,令數量一年暴增16倍,可幸未有集體餓死。有動物義工感慨地說,有人認為替流浪貓狗絕育,是剝奪動物繁衍權利,但「孤島」的例子,足以證明放任生育的遺害。義工又狠批遺棄寵物是「作孽」,「幾隻可愛的寵物,繁衍大群可憐流浪貓狗,只因主人一時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