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水新樂街的小型商住地皮位置 大公報記者林志光攝
上水是水貨客及自由行客集中地,一幅「蚊型」商住地,都能創出新界北區的新呎價紀錄,由大鴻輝集團以每呎樓面地價逾1.4萬元投得,超出預期高限逾四成,該公司承認是極看重地舖價值,才以高價投地。
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該幅位於上水新樂街的小型商住地,即使可建樓面不足一萬方呎,上周五截標時,政府共收到19份標書,除信置(00083)及嘉華國際(00173)外,其他均是中小型發展商,甚或是長線投資者,彼此都是覬覦其可發展的地舖而來,如樓上燕窩莊旗下的樓上資產管理、八年前曾投得同區新豐路商業地的科達地產等。
總投資估計耗1.7億
市場對此地的估值雖已高達9300多萬元,至昨日地政總署公布,大鴻輝集團旗下發勁有限公司,以最高標價的1.313億元投得該地。換言之,較市場預期上限高約41%;而且,每呎樓面地價約14086元,應是沙田、大埔以至新界北的新高呎價,連信置於七月份以呎價約1.16萬元投得的馬鞍山白石臨海豪宅地,亦要屈居其後。
大鴻輝集團主席梁紹鴻直言,負責投地的同事曾親身視察地皮及周邊環境,認為該處人流極旺,地舖是最有價值,值得投資,以此價錢競投也有合理回報。公司計劃建六層高物業,地下為舖位,之上是五層住宅,每層五伙的開放式單位,地舖會持有作長線投資。由於此地僅建數層,且無需建地庫,可大省建築費,估計只約每呎3000元,較公司其他興建商廈每呎超過5000元為低,故出價積極進取,項目總成本呎價約1.8萬元,即總投資約1.7億元。
他續說,公司之前曾競投屯門仁政街商住地,今次是公司首次奪取官地發展,未來也計劃嘗試多參與各類官地招標及發展,規模即使高達百億元公司也可應付有餘。
荃灣工業地今截標
政府數年前雖推出限制自由行及水貨客的措施,但對深圳僅一站之隔的上水零售業影響有限,在東鐵上水站附近的各商場及各街道地舖等,每日仍人流如鯽,呎租一般逾百元,甚或高逾300元。新樂街的地盤面積約2160方呎,總可建樓面約9322方呎,當中商舖樓面最多佔2160方呎,如未來該商舖的呎租約150元,以回報率約3厘計,其價值已約1.3億元。另該地的樓高限制為20米,發展商要保育地盤範圍內一棵大樹和不可建地庫。
此外,荃灣馬角街工業地今日截標,此地地盤面積約2.12萬方呎,總可建樓面約20.2萬方呎,市場估計7至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