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學校的故事反映了香港愛國學校的歷史。現年81歲的原新僑中學副校長潘錫華(圓圖)觀看了這部微電影。他從1957年起在同樣是愛國學校的新僑中學任教,「那時大同學校的畢業生是新僑中學的主要學生來源,或多或少因兩所學校在港英政府的管治下處境相似。」
潘老說,大同學校建在舊式樓房之中,生源大多是勞工子弟。雖然學校得不到港英政府的支持,教師收入很低,但靠着愛國情懷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恆心,還是堅持了下來。
1976年,由於招生上的困境,大同學校與新僑中學、南中中學合併為「新僑中學」,告別30年的愛國教育史。
「大同是一個堡壘,一個明珠,已經超出了普通學校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