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文軒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與赴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面時表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兩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必然選擇。本港各界紛紛表示,願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會,發揮香港金融、專業服務等優勢,做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表示,大灣區對港人而言並不陌生,香港的企業家早在近四十年前、改革開放之初,就已到現時大灣區內的城市設廠投資,令廣東省的經濟一枝獨秀,「我們對大灣區的情況比別人認識早了幾十年,所以更有優勢。」至於香港在大灣區中有何優勢,他認為,香港的融資、專才、專業服務等方面可大有作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榮譽董事長盧瑞安形容如今「大門已開」,正是與內地聯手「做大個餅」的大好時機。不過,他指出,對於兩地融合的速度,交通便捷與否是一個重要因素,高鐵香港段若不能實施「一地兩檢」,必然會對兩地往來大打折扣,對香港的旅遊業發展也是一大損失。
需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合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林鄭月娥務實的工作獲得國家領導人的認可,下一步則需進一步加強與內地的合作發展。他認為,根據過去與內地合作的經驗,往往是大方向已定,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遇到困難,如今政府應未雨綢繆,廣泛收集各界意見,預計可能出現的困難,減少未來的阻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理工大學前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劉佩瓊表示,要融入國家的發展,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是擺在眼前的最好機會,「香港可以在金融和創新方面,為國家引入資金和人才;亦可憑藉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但她亦指出,由於制度不同,兩地仍存在許多差異,如某些行業的專業資格、執業資格認可方面,還未能做到互相承認,需要政府之間進一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