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區議會昨舉行會議,討論支持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反對派區議員又玩「拉隊離場」,議案最終獲在席議員一致通過。東區區議員王國興批評民主黨及公民黨為反「一地兩檢」,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利用報假案稱內地公安跨境執法企圖恐嚇市民。
反對派製造假新聞抹黑「一地兩檢」,輸得一塌糊塗後,又玩他們認為最擅長的法律觀點。正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所言,「一地兩檢」有關工作經過長時間討論,包括政府內部及與中央有關機構的討論,以實現高鐵最高經濟及社會效益安排,尋找法律基礎。如沒有穩妥的法律基礎,將受到法律挑戰。
林鄭的說法帶出一個重要信息,若中央與特區政府沒有可靠的法律基礎,特區政府亦不會展開「三步走」方案,港人不妨多點耐心,靜候佳音。
反對派不斷糾纏於高鐵「一地兩檢」法律基礎的爭拗,源於他們的反中反共思維。現實是,從80年代草擬,到1990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基本法時,內地根本沒有高鐵,更遑論「一地兩檢」如何在基本法中體現。
時移世易,今日內地經濟高速發展,高鐵興建更是一日千里,香港該如何待之?是閉關?還是融入內地發展?不妨看看幾組關於香港與內地GDP佔比的變化,1980年香港GDP對比內地11.3%,到1990年的10年內香港微跌至8.92%,1997年回歸時更只有5.91%,今年推算的數字,香港在全國GDP所佔的比例將跌穿2%至1.99%。從當年的「港胞」,淪落到今日的「港燦」,面對這狀況,難道我們不會汗顏嗎?香港還有多少本錢可供大家去夜郎自大?
蔡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