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大團隊為光明村建造的新型抗震夯土農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2014年,雲南魯甸縣一場地震,617人死亡,數萬幢房屋盡毀,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專一村」團隊以夯土(讀音「坑土」)建造新型抗震房屋,幫助一對老夫婦重建家園,奪得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2017年度建築大獎(World Building of the Year 2017),也是首次有香港團隊獲此殊榮,鄭晴聽見都為他們開心!
保存傳統建築文化
夯土是一種建築材料,在古代常用於建造城牆和宮室,世界聞名的客家土樓,正是採用同類建築方法。中大團隊改良傳統的夯土建築技術,多番測試,四個月內建成了一幢兩層高、面積148平方米(1593平方呎)的新型抗震夯土農宅,為村落建造了一所舒適安全的示範土屋。
這間抗震夯土農宅設有採光通風良好、舒適美觀的半室外中庭,在地震痛失家園、暫居於簡陋帳篷的一對年邁夫婦,終於可以安居樂園。它同時重建了村民對傳統土房的信心,使當地傳統建築文化得以保存。
成本省40% 成功兩次抗震
中大建築學院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告訴鄭晴,相比同村的混凝土房屋成本每平方米人民幣1000至1200元,節省達40%。新農宅不單價格低廉,而且十分穩固,村內隨後面對兩次地震,房子都完好無缺。
2017年度世界建築節在德國柏林舉行,924份來自68個國家的項目提名中,434份獲列入候選名單,在18個類別中,中大團隊憑「新型抗震夯土農宅項目」,在「新與舊」類別勝出,獲選為年度建築。評審讚揚項目「非凡」,結合了古代智慧和現代技術,可廣泛應用在世界任何受地震和貧困問題的地方。
抗震夯土農宅項目又平又耐用,鄭晴希望,這技術可令更多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