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 3A 吳雅祺
我的媽媽,是一個普通的中年婦女,但她對我的愛卻令人難以捉摸,一點也不普通。
我的媽媽很囉嗦,常常令我感到厭煩。每當我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玩手機的時候,她總是對我說:「哎喲,你看你又躺着玩手機了,眼睛還離熒幕那麼近,這樣下去遲早眼睛會壞掉的。」
每當我吃完飯爽快地喝着冰箱裏的可樂時,她總是對我說:「才剛剛吃完晚飯你就馬上喝冰飲料,我煲的湯你不喝,偏要喝不健康的汽水,這樣以後身體怎麼辦?」每當我洗完澡還不把頭髮吹乾的時候,她總是說我;在我沒有回房間寫作業的時候,她也要說我……如此一來,我幾乎每時每刻都被她的嘮叨所包圍着,自然而然地在我心中,她無疑擔當一個「嘮叨母親」的角色。
可是有一天,我突然理解媽媽,其實她的嘮叨有時候也不無道理。某天晚上,我剛洗完澡,頭髮還沒吹乾就跑到床上玩手機,不知不覺竟睡着了。隔天早上,一醒過來就感到頭疼痛無比,我這才明白媽媽的嘮叨確是為我着想。
媽媽並非只會嘮叨,更多的,還是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愛。寒假的一天,我因為衣服穿得不夠就跑出去和同學玩耍就受了寒,回來的時候感到渾身不舒服,媽媽連忙蹭蹭我的額頭,幫我量體溫,原來我發燒了。媽媽急忙停下了手中的家務照顧我。她先小心地把我抱到床上躺着,蓋好了被子,之後給我倒熱水,給我準備冰敷,時不時詢問我有沒有別的地方難受,肚子餓不餓。頓時,我感到心裏很暖和。
雖然她有時候很「煩人」,可是她卻給予了我無限的關懷。是媽媽,在我不開心的時候給予我安慰;是媽媽,在我身體勞累的時候為我準備可口的飯菜;也是媽媽,在我沾沾自喜的時候,給我一句奉勸。這就是我的媽媽,令人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