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了解孩子特質 非靠興趣班

時間:2017-11-23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昊罡翻起泥土找蚯蚓,觀察牠們活動情況

  以前住在西貢村屋,有個鄰居很喜歡讓其子女過來一起玩耍,也喜歡留意我與孩子在花園的互動。他曾指我不像其他的怪獸家長,要孩子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反而經常陪伴孩子,與他們聊天、玩耍。我的確非常珍惜與孩子共處的時光,增進親子關係外,並從中了解他們的特質。我想起昔日三父子到花園做實驗的趣事,讓我對大仔昊罡的科學知識刮目相看。

  我曾在過去撰文曾經提及大仔昊罡熱愛科學,尤其是生物、大自然科學。他在小時候曾告訴我:「爸爸,切開蚯蚓後,牠們可以再生,生回失去了的器官,變成兩條蚯蚓的。」我不禁感到驚訝,年紀小小的他已透過電視節目中知悉及牢記科學知識,亦覺得他在科學方面具天分。既然如此,我就認真的回應:「蚯蚓除了有再生的特性,為何牠們在下雨時,即使浸在泥土裏,也不會浸死呢?」

  當我拋出這個問題後,昊罡表現得非常雀躍。這讓我忽發奇想,建議大家一起做實驗。我讓昊罡帶着當時只有四歲的弟弟昊嵐走出花園,嘗試從泥土中挖出蚯蚓放進水中,看看是否真的不會死去。細仔一馬當先,挖出一條細小的蚯蚓。但我指出體型太細小的蚯蚓,不宜做實驗,鼓勵他要再找大條一點。

  隨心實驗 學會新知識

  整個過程中,我會嘗試給他們一些提示─就是在科學實驗中,要留意找到的樣本是否合適,以及所需的東西,例如:要找多少條蚯蚓,才可進行是次研究?因為在過程中,要把牠們分別浸在水中,及不浸在水中的作比較,觀察當中有何分別;又將牠們放在不同水杯中,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觀察在環境差異下,蚯蚓的活動情況。雖然過程中有蚯蚓死去,但昊罡告訴我這些蚯蚓未必是浸死。原來他未做實驗前,已經知道蚯蚓是沒有呼吸的器官,主要靠皮膚呼吸。當皮膚沾濕了,可交換氣體,即氧氣可進入身體裏,二氧化碳可經皮膚排出體外,所以蚯蚓在水中都可以呼吸自如,亦不會浸死。我相信很多大人,包括我,也不知道蚯蚓有這種特性。

  這隨心的實驗,凸顯了昊罡對科學的興趣及天分。要了解孩子的特質,家長需要耐性去發掘,不是單純參加不同的興趣班便可做到。而透過這次實驗,讓我知道培育有資優特質的孩子,要特別留意他們的說話、發問。若可適當地解答,更有助他們學會新知識。這推動我要多學習不同的科學知識,才不會被孩子問題考起呢!

香港模範家長 關鏡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