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恆地倡增蕉坑地積比 伙數可升至1400戶

時間:2017-11-18 03:15:25來源:大公網

  圖:大埔蕉坑一帶約40萬方呎土地,增地積比後可提供1400伙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本屆政府突拋出借發展商之手,興建首置資助房屋。恆地(00012)遂趁機要求將大埔蕉坑一帶近40萬方呎土地的密度,提升75%至2.1倍,以提供更多中小型單位,估計單位量可增至約1400伙。

  毗鄰政府地料為公私營試點

  恆地過去三年,盡力爭取發掘蕉坑農地及附近土地的發展潛力,並利用可提供公營房屋作餌,終在去年成功獲城規會批准,將其所持的蕉坑土地,和毗鄰政府土地,改為中低密度的私營及公營住宅發展,整體地積比率為1.2倍,並就上述個案,與其他土地改劃修訂,修訂相關規劃大綱圖。城規會現就圖修訂共收到逾千份意見,其中恆地透過附屬公司就修訂遞交建議。

  適逢剛於七月一日開始的新一屆特區政府,特首林鄭月娥提出,長遠要借私人市場之手,以公私營合作模式,興建首置資助房屋。因城規會已改蕉坑土地的用途,市場一般認為應成公私營合作建首置資助房屋的首個試點。

  而恆地亦乘勢,向城規會提出建議,認為蕉坑一帶土地改劃為住宅(丙類)10用途,地積比率只1.2倍,能提供的單位量太少,如能增加發展密度及高度,便能有更多細單位,以支援科學園的住屋需要。恆地參照其2014年提出發展有關土地的計劃,認為地積比可增至2.1倍,高限由現時的主水平基準之上55至65米,增至70至100米;有關改變不會對當區交通、景觀、空氣流通及自然環境等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恆地去年獲城規會接納的發展計劃,有關土地在鹿茵山莊與香港教育學院白石角運動中心之間,範圍包括恆地及其他私人業主所持土地,以及政府土地,總面積廣達39.23萬方呎,分南北兩個地盤發展,總地積比為2.1倍,共提供約795個中小型單位。其中由恆地持有大部分業權、近樟樹灘的B地盤,佔地約23.98萬方呎,擬興建5幢9至13層私樓,提供506個平均面積約569方呎的中小型單位,可建樓面約28.78萬方呎。

  預計共可容納2200多人居住

  至於政府地為主的A地盤,佔地約15.24萬方呎,擬建4幢12至14層公營房屋大廈,提供約289個單位,平均面積約633方呎,可建樓面約18.29萬方呎。如一切順利,最快可於2021年落成,預計合共可容納2200多人居住。

  不過,恆地早在2014年中已就上述土地,提出一個總地積比達2.1倍的發展方案,根據該方案,總可建樓面約達82.38萬方呎,提供1394伙平均面積約591方呎的中小型單位。整幅土地同樣如上述般分作兩個地盤發展,面積約24萬方呎的地盤B,恆地會發展6幢12至22層高的私人住宅大廈,提供858伙;地盤A則可建4幢17至18層高公營房屋,提供536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