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經濟持續向好,政府昨日公布,今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錄得按年實質增長3.6%,是連續四季錄得高於十年平均趨勢的增幅;當中反映訪港旅遊業的旅遊服務輸出,連跌三年後,今年第三季重現增長。考慮到首三季實際增長達3.9%,政府將於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調高至3.7%,若能實現,將會是近六年最高的增幅。\大公報記者 朱樂怡
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昨日表示,今年第三季全球經濟環境大致向好,帶動香港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三季保持按年5.5%的增長,其中出口內地增幅加快,由第二季的3.9%,增至第三季的6%。
旅遊服務輸出連跌三年首反彈
他預料,環球經濟將持續改善,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在今年餘下時間可望繼續溫和轉好,帶動全球貿易表現;加上內地今年第三季經濟按年增長6.8%,比市場預期好,短期內料維持中高速增長,可望帶動區內包括香港的出口表現。
受惠於訪港旅遊業復甦,旅遊服務輸出連跌三年後,今年第三季首度回復正面增長,按年實質增長1.8%。而亞洲區內貿易及貨運暢旺,以及環球市道向好,亦帶動運輸及金融服務輸出有增長。第三季整體服務輸出按年實質增長3.7%,高於第二季的2.6%。
第三季的就業情況理想,同時令本地消費意欲持續向好。本港繼續維持全民就業,第三季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維持在3.1%的低水平,是20年來的低位;較低薪工人的薪金升幅可觀,扣除通脹後實質增長4%。私人消費上半年實質增長4.7%,第三季更錄6.7%增長,顯示本地內部需求堅穩。
全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1.7%
本地物價通脹溫和。由於環球通脹低企,進口價格上升緩慢,成本壓力未有顯著加大,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在2017年首三季平均為1.7%,今年內通脹加劇風險亦有限,故政府將今年全年的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預測,輕微下調0.1個百分點至1.7%。
不過,歐錫熊又指,香港是細小開放型經濟體,經濟備受外圍經濟影響,同時受制於人才供應和土地供應,惟在人口老化加劇下,未來能否保持勞動人口增長是一個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