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不少內地人流行結伴自由行來港行山;也有旅行社舉辦「黃金周」 香港行山團
「相比內地名山大川『朝聖』,從廣州來港郊遊,看山望海,來回剛好兩天,也經濟實惠。」家住佛山的90後蔡小姐,來港旅遊十多次,試過穿梭鬧市吃買玩,也遍遊塔門、東平洲、西灣,但籌劃行程時總覺得香港網上資訊繁瑣。事實上,近年內地旅客潮興來港「綠色旅遊」,客量較四、五年前勁增數倍,但近期接連發生旅客郊遊時碰上惡劣天氣遇險,反映部分人低估了風險。生態旅遊顧問稱,政府大力推廣綠色旅遊的同時,應強化在出入境口岸提供的綠色旅遊資訊,確保旅客獲得第一手信息。/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文) 黃洋港(圖)
策劃看論壇 憂資料過時
蔡小姐前年開始在香港遊加入行山路線,「去西灣行足八小時,雖然很累,但風景真的很漂亮,再累都值得」,她讚賞香港的海水清澈,海景壯麗,路上遇到的行山客也十分和善與熱心,她每次問路,對方均認真分析,提出可行建議。香港鄰近廣州,交通費便宜,但她事前上網「搵料」,覺得香港網站普遍內容繁瑣,故習慣從內地網上論壇、旅遊網站的轉載資訊規劃行程,卻也擔心資訊過時。
今年颱風多 遊客屢遇險
廣州青年「小強」也是綠色旅遊常客,五年來差不多年年來港徒步露營一、兩次,通常到大嶼山、長洲、南丫島、大東山及貝澳。他說,香港的綠化保育做得很好,徒步路線、設施及指示到位,營地普遍有完善規劃,附設衛生設施等,非常方便。最難忘是第一次到西灣,途中放下行李爬蚺蛇尖,遇上下雨,回來時途人已幫忙將行李移入涼亭,「感受到喜歡戶外的香港人很好的教養和素質」。他說內地名山大川每逢節假日便擠滿人,故傾向趁周末自由行來港短途綠色旅遊。
《大公報》記者翻查內地「天涯論壇」,發現不少內地人流行網上結伴來港行山;也有旅行社舉辦香港行山團,例如本月初趁「黃金周」舉辦「麥理浩徑三天兩夜輕奢露營之旅」,收費3800元人民幣(約4470港元),十人成行,深圳福田口岸集合,遊覽浪茄灣、西灣、城門水塘等。記者也發現,有網民對香港郊遊資訊一知半解,例如宿營安排等,不時要人叮囑不能隨處紮營,否則或遭檢控等。
本港今年多次受颱風吹襲,八月「帕卡」襲港,一對內地男女在飛鵝山行山被困24小時;本月中強颱風「卡努」,兩組共20名內地遊客困於西貢橋咀島,最終報警求救。
現時,在旅遊發展局網站搜尋綠色旅遊資訊,過程頗費時,例如可去「綠色旅遊」、「戶外探索」取得行山徑、泳灘的往返交通資訊,查看天氣則要到「一周天氣預報」,但沒就郊外旅客提出安全指引。網站雖有連結至天文台「香港旅遊天氣資訊」,熱門綠色郊遊地點的實時天氣預報卻欠奉。
散落多網站 費時不利便
生態旅遊顧問機構「野外動向HK Discovery」創辦人陳嘉俊稱,旅客主要經旅發局或Lonely Planet等旅遊網站,搜尋香港戶外旅遊資訊,但「網站落唔曬所有資訊」,旅客人生路不熟,郊遊風險增。旅客若是來自內地較內陸省份,從未遇過颱風,或會輕視威力,未意識到不能郊遊。旅客現時須遍查香港天文台、旅發局,甚至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漁農自然護理署等網站,才能全面取得資訊,他形容情況「唔到位」,故建議政府與旅發局在各出入境口岸,增加綠色旅遊細則及更多郊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