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周豎峰用「支那人」辱罵內地同學,新亞書院僅處以輕罰「警誡」了事。有校董擔心懲罰的阻嚇力不足,擔心其他同學有樣學樣 資料圖片
中大前學生會會長周豎峰阻止內地生移除校園內「港獨」海報,並以大量粗言及過百次「支那人」公開辱罵內地同學,激起全城公憤,中大九月初就事件展開調查。《大公報》獲悉,周豎峰所屬的新亞書院紀委會已作出裁決,決定對周處以輕罰「警誡」了事,據悉,中大校董會今日將開會討論事件。有中大學生、校董及校友認為,單是警誡不足以反映事件的嚴重性。中大校方回應稱,不會就個別事件作出評論。
大公報記者 陳達堅
消息人士表示,周豎峰事件的紀律程序近日已完成,新亞書院學生紀律委員會已作出裁決,基於周願意反省自己言行及「守行為」,決定「畀次機會」給予較輕的處罰,息事寧人。據悉,周豎峰接受裁決,不會尋求中大紀律委員會上訴。消息指,中大校董會今日下午將召開會議,討論上月連串有關「港獨」橫額和民主牆標語事件,料亦會談到對周豎峰的懲處問題。
「是否對得住供書教學的納稅人」
身兼中文大學校董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認為,警誡懲罰的阻嚇力不足,擔心向社會釋出錯誤信息,令其他同學有樣學樣,認為侮辱不是嚴重行為。他認為,如消息屬實,校方應檢討周的處罰,起碼應記過等較實質的懲罰。
畢業於中大新亞書院的工聯會鄧家彪認為,學校呵護學生是無可厚非,相信委員會不容易作出決定,因為過輕或過重的懲罰都會引起反彈。但他指出,周豎峰作為成年人應深切反省過錯,隨便說出侮辱人格和中國人的說話,是否對得住供書教學的納稅人。
就讀新亞書院的內地生齊同學認為,「支那人」一詞是對整個華人群體的侮辱,倘若就此輕罰,會讓其他人誤以為所犯錯誤不嚴重,建議新亞書院應思考既可以達到警示效果,又不會激化矛盾的處理方法。聯合書院的楊同學亦認為,警誡並不足夠。
香港中文大學發言人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不會就個別事件作出評論,稱新亞書院設有既定程序,處理學生紀律的事宜,目的是幫助及教導教育違規或行為不當之學生對其行為負上應有的責任,並協助他們在日後作出適當的改善。
發言人表示,新亞書院紀律委員會由教職員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整個程序確保學生紀律事宜得到公平公正處理,並設有上訴機制。
據中大本科生手冊,學生行為如有損校譽或學校利益,教務會學生紀律委員會或其他獲授權委員會,視所犯情事的性質及輕重予以懲處,可由學生紀律委員會發出「申誡」、限期內停止享有部分或全部在校權益、記過(三次會被開除學籍)、暫時休學,最嚴重可直接開除學籍。
中大民主牆上月初驚現大量鼓吹「港獨」的文宣,有內地生張貼反「港獨」標語抗議時,遭周豎峰與數名學生會成員上前挑釁阻撓,周更發狂多次以「支那人」、「滾回中國」及大量粗口謾罵,全程被手機攝錄上網,事件激起全城公憤,周豎峰其後否認「支那」是不恰當字眼,稱是要捍衛言論自由雲雲。記者昨晚嘗試聯絡周豎峰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