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林鄭施政報告落實習主席講話精神充滿信心和創新

時間:2017-10-12 03:15:14來源:大公網

  在全城市民的企盼期待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昨日公布,以「一起同行 擁抱希望 分享快樂」的主題,以堅定的施政方向,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向市民展示了一幅提升競爭力、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的全新管治藍圖。特別是報告以習主席今年七一視察香港系列重要講話為主軸,開宗明義地指出「香港命運與祖國緊密相連」的道理,強調依託祖國、抓緊國家發展大機遇的理念。整份報告既有令人「驚喜」的新思維新舉措,亦有不拘一格的「超常」建議,更不乏對弱勢群體「無微不至」的關愛措施;還難能可貴的是,報告直面一些困擾香港多時的深層次矛盾與問題,不迴避、不輕視、不忽悠,可以說,不論是報告的主題、內容還是核心元素,都體現了特首所說的「有決心」、「敢創新」的施政風格。

  綜觀全篇報告,充分體現了習主席對特區同胞的關愛、對特區發展的囑咐和要求、對特區政府管治班子「為官避事平生恥」的告誡,也體現了特首和本屆政府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決心。這份報告,將對開啟香港更美好未來,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上任後的首份報告,必定承載很多施政理念與管治元素。有人形容報告有「三最」:篇幅最長、市民受惠最多、政策調整力度最大,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林鄭月娥的「苦心」。而從背後原則思想、政策的努力方向,以及實際效果來看,報告的確體現出了一位高度負責、敢幹肯幹、有勇有謀的特區首長的作風。

  貫徹習主席講話精神

  值得肯定的是,林鄭月娥能對習主席為核心的中央政府的治港方針政策有全面準確的認識。今年七月,習主席視察香港時作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香港未來的發展規劃了前景、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成為特區政府施政的目標、方向和綱領。林鄭月娥在報告的一開始,便引述了習主席的講話,強調「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的道理。她並進一步闡明,每一個熱愛香港的人都有責任全面準確地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沿着正確方向前進、都有責任向任何衝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說「不」、都有責任培養下一代成為具國家觀念、富香港情懷和對社會有承擔的公民。這段講話,開宗明義地道出了她的施政報告乃至整個特區政府施政的核心與一切政策的出發點、根本點、落腳點。

  不僅如此,整份報告在具體的政策、施政的方向以及措詞方面,都可以看到對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的貫徹、落實和對照。例如,她在談到過去社會積聚了一些問題時指出,有時因為爭拗不斷,這些問題被擱置一旁;有時這些問題則因為怕被批評而裹足不前。「本屆政府將本着『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施政風格,努力為市民解決這些問題。」這句話正是習主席告誡特區管治班子時所指出「為官避事平生恥」的要求。只有幹事,才能不怕事;要解決問題,才能不怕問題。林鄭過去向有「好打得」的稱號,現在正式落實自己管治藍圖時,緊密結合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出施政政策,做得真、做得對、做得好。

  推出利港惠民新措施

  當前香港存在各種問題,既有競爭力下降的挑戰,也有民生社會發展的矛盾,更有前行方向路徑的爭拗。林鄭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全面作出了回應,當中可以歸納為兩大範疇:一,對政府架構的調整以適應新的施政要求;二,推出具針對性且可行的利港惠民措施。前者是施政框架的保障,後者是施政理念得以順利推行的抓手,兩者都極其重要。在第一點上,林鄭雖不能說「大刀闊斧」,卻也稱得上「大力調整」。比如,改組「中央政策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把效率促進組撥歸創科局;將「法援署」撥歸政務司司長辦公室;成立「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新設並親自主持「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舉行年度「行政長官高峰會」、設立「大灣區辦公室」等等。這些調整無疑都為日後政府施政提供必要的架構保障。

  至於第二點,林鄭可謂「大手筆」,推出的政策惠及香港數百萬市民。當中尤屬對房屋的着墨最多,將「綠置居」、「白居二」恆常化,設「首置盤」等;又用30億元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用20億元用於資助舊式商住樓宇提升消防要求;而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直接令二百萬人受惠涉及約六億公帑。此外,還有如增加「在職家庭津貼」、「利得稅兩級稅制」、設立120億元「宿舍發展基金」、中小學「空調設備津貼」,以及為大學研究資金額外預留100億元、「科技專才培育計劃」五億元等等。應當說,從最基層到中產,從小微型企業到社福機構,都從中受惠。涉及面廣,既有針對性,又能兼顧整體發展,值得肯定。

  直面深層次矛盾問題

  反對派攻擊林鄭動用儲備「收買人心」,這是嚴重錯誤的推論,是「為反而反」,沒有看到市民的強烈需要,也沒有看到實際的作用。當然,香港的問題並非「派糖」所能根治的,一些困擾香港多時的問題,不應當避,事實上也避無可避。林鄭月娥在首份報告中,對一些社會長期爭拗的問題,給出了較為清晰的回應,並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逃避」。例如,對於23條立法的問題,她指出:「特區政府有憲制責任就基本法第23條制定法例,以維護國家的安全。由於過去經驗顯示這個議題極容易引起社會爭議,本屆政府須權衡輕重、謹慎行事,並嘗試創造有利立法的社會環境,讓香港社會可以正面地處理這個對特區的憲制要求。」而政改問題更是明確:「我絕對明白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對普選的訴求,但絕不能罔顧現實,貿然重啟政改。我將會在任內盡最大努力,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八三一』框架下營造有利推動政改的社會氛圍。」

  解決青年求學問題、回應青年訴求、為青年創造更多機遇,是另一個核心問題。林鄭月娥給出了直接有力的答案,「青年發展委員會」將明年正式成立並開展工作;將提升政府委員會青年成員比例至15%;增聘青年人加入政府;增撥資源提供更多內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世界各地實習機會。而在國民教育方面,教育局會在2018/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同時教育局會繼續採取多元化策略,包括強化基本法教育、舉辦更多校長及教師專業培訓、發展教學資源、豐富師生內地交流及學習活動,以及鼓勵姊妹學校加強交流合作等,以促進師生全方位認識國情,欣賞及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

  以上這些政策,雖不可能即刻扭轉當前青年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的方向與方法。若得到順利落實,更加有針對性的「國民教育」應當會逐步推出。

  習主席視察香港時曾寄語港人「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亦要求各界「始終聚焦發展這第一要務」。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貫徹了習主席對香港的指示精神,回應了民意訴求,也為未來發展做了必要的準備,值得肯定!在未來歲月,能否根本改變香港的面貌,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正如林鄭在報告結尾中所說的:「只要我們能夠凝聚共識,善用自身長處,定可熱切期待,更好將來!」

(本文作者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