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一個人如果獨自照顧長期病患家人,身心很快疲憊,情緒容易抑鬱。」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表示,要獨力照顧長期病患及不良於行的長者,除要面對日常照顧工作或經濟壓力外,更可能要承受病患者的負面情緒。如發覺在照顧時遇上困難或壓力,應盡快尋求相關社工或機構協助,當發生悲劇時才補救為時已晚。
司徒漢明續稱,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長者缺乏起居自理能力及心理照顧,而部分家人或因「家醜不可外傳」觀念,不想其他人知道家中狀況,或怕打擾其他親友等而拒絕求助,這樣容易加重自己壓力。他呼籲當局應加強對長者服務的支援外,其他社福團體亦可提供義工及社工上門探訪,有助紓緩照顧者的沉重壓力。
資料顯示,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全港獨居長者約有12萬人,兩老同住的約為22萬人,當中有「高危個案」,包括長者依靠單一名兒子照顧,並且是長期病患,又或長者依靠一名子女照顧,有關個案均為貧窮家庭戶。
另外,輪候社署幫助需時,嚴重供不應求,其中為長者提供膳食、陪診等綜合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輪候隨時逾一年,而輪候津助院舍,最少須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