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小天眼」可供失明人士及遊人觸摸
為期九天的「創科博覽2017」今日正式開幕!今年博覽主題為「鑑古追今,開創未來」,以中華古代科技文明與今天中國創科成就為主軸,展現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氣度,古今傳承。130項國家頂尖科技成就在灣仔會展中心公開亮相,讓市民大開眼界,包括被視為「現代鐘表鼻祖」的北宋「水運儀象台」仿製品,以及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超級天眼」模型。主辦方預計,今年會有超過10萬人次入場,有興趣參觀博覽的市民,記住上網登記喇!
團結香港基金去年首辦創科博覽,八天展期吸引近七萬人進場,掀起全港創科熱。主辦單位今年再接再厲,由今日至10月2日,再度在會展中心舉辦博覽,展期增至九天。
女航天員王亞平分享太空夢
基金會今年廣邀不同界別團體合作組織活動,共設有9場專家論壇、26場科普講座、35場創客示範、36場科學示範表演、165場科學影片播映,以及兩場創科繽紛親子日。中國第一位「八十後」女航天員王亞平將出席2場演講活動,與市民和青少年分享太空夢。
今年創科博覽三大主題展區為「天」、「訊」、「海」,每個展區分別放有相關的古代及現代科研展品,藉以展示中華古代科技文明與今天國家的科創成就,讓香港市民認識國家最新創科發展、啟發年輕人對創科的興趣,培養他們民族自豪感,分享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參觀者一踏入會場,首先會到達「天」展區,展示中國古今的天文及航天科技成就,「打頭陣」的是由貴州運來的「超級天眼」模型。「超級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實物面積為19.6萬平方米(相當於三十個足球場),其倡議者、中國天文科學家南仁東剛於本月15日與世長辭。模型旁放有另一個「小天眼」模型,可供失明人士或遊人觸摸。另一個矚目展品是被譽為「古代天文台」、全球第一部機械鐘的「水運儀象台」仿製品。
「訊」展區主要介紹數字甲骨文、「勾股定理」等古代數學運算成就,另有阿里雲人工智能技術、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等現代資訊科技成果。「海」展區則展示鄭和寶船、航母「遼寧」號等古今中國航海科技的成就。主辦方安排相關技術人員講解亮點展品。
互動專區VR遊戲刺激好玩
除了三個重點主題展區外,為增強互相元素,今年新設介紹香港科研成果的「香港之光」展區,同時設科普互動專區,讓參觀者可與創客們接觸交流,更有好玩刺激的VR遊戲。
團結香港基金傳訊總監梁資慧表示,創科博覽反應熱烈,雖然親子日已由去年一天增至兩天,但親子日門票已全部派出。她預計今年整體入場將超過1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