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五年規劃實施一年 學者:改善民生成效顯著

時間:2017-09-17 03:15:15來源:大公網

  圖:澳門學者認為,與國家發展戰略進一步融合,可為特區長遠發展帶來強勁而持久的動能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澳門特區去年九月正式頒布首個五年發展規劃,至今實施一年。有澳門學者認為,規劃起步穩健、方向明確,在改善民生方面成效顯著,經濟適度多元方面亮點頗多,與國家發展戰略的進一步融合,可為特區長遠發展帶來了強勁而持久的動能。

  在這份《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民生規劃位置最為靠前,篇幅最大。在21項「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項目」中,民生方面項目有16項,佔76%,主要涵蓋醫療、社會保障、教育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

  增醫療社保教育開支

  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鄞益奮說,首年以來,五年規劃中的民生項目總體進展順利,有序推進。五年規劃中原定2020年實現「完成第二層《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的構建」目標,鑒於該法律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這意味着該目標將在2018年初提前實現。

  政府在醫療保健、社會保障及教育方面的公共財政支出比例的完成進度也較為理想。2016年政府在醫療保健職能的開支佔政府財政開支的比重達10.3%,比2014年的9.2%、2015年的10.2%均有增長;社會保障職能的開支比重,則從2015年的24.3%增加到2016年的25.2%;教育職能比重,從2015年的14.7%增加到2016年的14.9%。鄞益奮說,還有一些有序推進但需加大建設的領域。例如每千人口中的醫生、護士和病床比例均有提升,但病床方面尚需加大建設力度。

  五年規劃推出一年來,澳門特區政府和企業界在經濟適度多元方面進行了有效嘗試與突破,在發展中小企業、特色金融和會展業等領域頗有亮點。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講師呂開顏說,五年規劃對澳門未來發展制定了預期目標,這本身就很有意義。「五年規劃裏提出,爭取提高非博彩業務收益佔博企總收益的比重達9%或以上,這對發展經濟適度多元是個量化指標,對政府和企業就是目標和動力。」

  由特區政府推動的本地中小企業採購合作計劃,已經讓澳門的小微企業與大型休閒娛樂企業簽訂外包採購合約,接受國際標準培訓。不少食品供應、設計裝潢領域的本地小微企業和青年創業企業藉此提高自身競爭力,達到國際化供應水準。「五年規劃的第一年讓政府和企業都去嘗試,並在一些領域上有了進展,為未來幾年的持續發展指明方向。」呂開顏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