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三款「尿袋呃秤」 電能唔見四成

時間:2017-09-15 03:15:11來源:大公網

  圖:政府現時並無規管外置充電器,市面上產品良莠不齊,許敬文促加強規管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報道:俗稱「尿袋」的外置充電器已成生活必需品,惟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30款外置充電器,發現質素參差,九款未能通過安全測試,當中七款外殼阻燃不合格,一旦短路起火,或有危險;三款的出電量「呃秤」,電能較標示低逾四成,更有一款充電器於充放電26次便報廢。小米充電器則表現優越,獲評高分。

  消委會測試的30款外置充電器,每個售價由79至500元不等。售價199元的小米Mi PLM01ZM,在輸出電壓5V下量得的電能與標示較接近,平均差異少於15%,獲五分滿分,標示準確度、安全程度等亦獲滿分,整體評分獲5分滿分。

有電池膨脹 厚度增四毫米

  用家習慣隨身攜帶充電器,安全尤為重要,消委會安全測試結果中,七款的外殼阻燃能力不足,被火焰燃點30秒後,繼續燃燒逾60秒,一旦電池短路起火,外殼便不能阻止燃燒擴散。三款的實際輸出電流超出標示兩成至七成,高過標準容許的一成上限,或會導致USB超出負荷引致過熱,最嚴重會爆炸。

  充電器標示的電能亦未必真。消委會發現,三款充電器的電能較標示的平均低四成,分別是VERUS v12、PRODA PPL-23、Leouw LE-212,有「呃秤」之嫌;當中PRODA的外殼標示電容量為10000mAh/37Wh,但打開外殼,根據電池標示計算的電容量僅為7500mAh/27Wh。PRODA其中一個進口商REMAX表示,產品已全線下架及停售。

  耐用性方面,消委會重複充放電100次測試,一款299元的thecoopidea journey CP-PB-09,用26次就出現故障,同時未能過安全測試;另一款INFINITY QC808完成測試後,電池竟然膨脹,機身厚度增加四毫米,但該款充電器通過安全測試。

  「無王管」 質素參差

  政府現時並無規管外置充電器,但市面上產品良莠不齊,安全成疑,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促請政府加強規管,可參考台灣或新加坡,規管標示及必須通過安全測試等。

  海關表示,近日巡查多區,勒令兩間零售店舖將27件懷疑不安全的外置充電器,儲存在指定地方,海關將對相關充電器作安全測試,並繼續巡查。過去三年,海關就外置充電器作出過300次巡查,並測試15個樣本,發現一個樣本未能符合相關安全標準的防火要求,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相關零售商被檢控,判罰一萬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