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靄儀
大公網9月4日訊(記者 龔學鳴)「雙學」三人及新界東北案13人分別因暴力衝擊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及立法會而被判囚,但多個反對派政團卻發起成立以400萬港元為目標的基金,不僅如「出糧」般,向16人每人每月提供一萬元定額津貼,甚至連其親友探訪的交通費都能實報實銷。本港各界狠批此舉猶如鼓勵年輕人違法,如今不少校園瀰漫「港獨」思潮,亦正是反對派這般鼓吹歪風所一手造成。
東北支援組、社民連、香港眾志及大專政關發起成立所謂的「在囚抗爭者支援基金」,以400萬港元為目標,其中145萬用作上述16人的在囚定額津貼,每人每月發放一萬;約32萬元可予探訪者申請實報實銷,交通費亦可報銷;此外,215萬原用於16人的訴訟費用,近8萬元用作基金的行政開支。有關政團代表在記者會上聲稱,該基金不隸屬任何政團,獨立運作,但稱會將上月聲援16人所籌的253萬元捐款捐予基金,作為首筆捐款。
被問到成立該基金是否等同鼓勵暴力衝擊,會讓年輕人有樣學樣,作為基金信託人之一的公民黨元老吳靄儀則多番為16人的暴力衝擊行為粉飾,不僅不承認他們的行為有如暴徒,反而將他們與「良善、正直」劃上等號,形容為年輕一代「最寶貴的資產」,所以社會對他們有責任雲雲。社民連梁國雄更狂言「全世界都應向他們捐錢」。
這番言論並未得到社會認同,本港各界齊斥有關言行顛倒黑白,企圖蒙蔽市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直斥反對派此舉是「導人向惡」,強調違法受罰是違法者罪有應得,也只有這樣才能對社會起阻嚇作用,但反對派卻以金錢作為補償並給予很高的評價,讓年輕人誤以為違法能夠獲得讚譽,從而「目無王法,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他指出,中大開學日多處出現「港獨」標語,也正是反對派一直錯誤引導學生的結果。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亦認為,高調籌款支持違法者,變相是鼓勵更多年輕人不懼法律,甚至要以身試法參與違法活動,更深層的影響是讓年輕人以違法坐牢為榮,誤以為「一將功成萬骨枯」。他說,此事在道德層面亦不合理,公然與法律作抗爭,會嚴重傷害到香港法治,社會亦要有不同的聲音指出其錯誤的觀點。他續說,老師有責任引導學生正確了解事件,如表達意見亦不能超越法律及社會的底線,不能誤解箇中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