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聯籲容許工廈活化為住宅

時間:2017-08-29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中)建議政府有條件批准工廈改裝為住宅

  【大公報訊】記者林惠芳報道:對於政府有意重新啟動活化工廈政策,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認為,政府可以有條件容許工廈作居住用途,准許全層單位活化為寫字樓,以及重新檢討「工業用途」之定義,從而擴大受惠行業。

  活化工廈政策於2010年4月實施至2016年結束。六年間工廈共接獲248宗單一業主活化或重建工廈申請,而截至本月止約151宗個案獲批,然而已簽立文件個案僅約100宗,相對全港約1400幢工廈,比例屬於低水平。

  黃漢成認為,政府可考慮在符合消防安全等情況下,容許工廈改裝成為住宅。他指出,就全幢工廈活化為住宅,政府可考慮把補地價程序簡易化,同時收取較便宜的補價費用,以鼓勵私人業主把工廈合法地進行改裝,政府甚至可考慮容許免補地價活化為住宅,但業主日後須把單位以低市價租予草根階層市民。

  黃漢成又指,政府可考慮在符合消防條例及設施下,包括加裝灑水系統、消防喉等,容許全層單位活化為寫字樓用途。事實上,根據《2014年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至2014年為止,全港有940座工廈屬分散業權,相當於整體約65%,惟該批物業過往未有受惠於活化政策,小業主一直只有補地價才可改用途。

  黃漢成建議政府可考慮擴大活化工廈的受惠行業,如重新釐定「工業用途」的定義,並應把文化及藝術等創意產業,納入為工業用途之中,同時容許教會及教育機構等進駐工廈,讓工廈得以善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