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譚允芝:「雙學三囚」絕非「政治犯」

時間:2017-08-27 03:15:06來源:大公網

  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衝擊政總東翼前地案被上訴庭改判即時監禁,引來反對派和境外勢力對本港法治作出大肆攻擊和抹黑。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指出,外界對本港司法機構的種種質疑,包括有政治因素滲入,司法機構失去獨立性等,都是不妥當的言論;他認為,上訴庭是從法律角度量刑,判詞亦清楚交代,已經考慮了被告的動機。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亦表明,如果不是有原則性錯誤、上訴庭根本就不會改變刑罰,判詞顯示阻嚇性刑罰理據充分。她亦不同意「雙學三囚」是「政治犯」,因為政治犯是指不同意執政者的人士被蒙上不相干的罪名,但三人事前已知道行動是違法。\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上訴庭改判黃之鋒等人即時監禁後,立即有大量攻擊法庭和法官的言論;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早前罕有地短時間內發表聯合回應反駁。林定國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因為坊間的言論有問題,無客觀基礎,兩個律師會需要從專業團體的角度表達關注,保衛法庭的尊嚴和聲譽。

  林定國指出,部分人批評上訴庭就衝擊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刑期覆核案裁決的言論,包括有政治因素滲入,司法機構失去獨立性,受到中央或特區政府壓力,法官以自己的政治傾向判案等,都是不妥當的。他強調,法治是香港寶貴的資產,不應受到這些言論破壞,否則會影響外界對香港法治的觀感,也損害市民對法庭的信心和尊重。

  批不實言論誤導市民

  至於批評法庭的人不乏一些法律界人士,林定國直指,法律界有責任讓一般市民了解自己的疑慮是否合理,應協助大眾理解判詞,再表達情緒。他擔心一些不實的言論,說得多會造成傷害,持續下去會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希望聽的市民自己做客觀判斷。

  對於「佔中」發起人之一戴耀廷經常引用英國大法官賀輔明的判詞,質疑上訴庭的裁決無考慮「公民抗命」的因素,林定國反駁說,賀輔明就「公民抗命」作出裁決時,也指「公民抗命」的行為要合乎比例,不可對他人造成不便或傷害,他認為「公民抗命」可以是求情因素,但並非答辯理由,而今次案件的判詞,亦已考慮到被告的犯案動機,如果說法官沒有考慮這一點,是不理解判詞。他又提到,有人將焦點放在判詞的某些段落,會令理解不準確,社會應該整篇理解,才能掌握法官判刑的理據,不會以偏概全。

  譚允芝出席另一電台節目時指,如果「雙學三囚」案的原審沒有原則性錯誤,上訴庭不會更改判決,其判以阻嚇性量刑的理據十分充分。她指出,上訴庭的判詞提及三人的行動動機,指羅冠聰當晚明知保安會阻止,但仍呼籲市民前往,其間亦使用暴力語言,現場太多人根本無法靠言語控制,因此不同意三人聲稱預期當晚無肢體衝撞。

  有需要加強「阻嚇性」

  反對派標籤入獄的三人是「政治犯」,譚允芝表明不同意這一講法:「『政治犯』我們一般理解,如果他明明是在政治上的意見可能與當權方面不同,但是政府用其完全不相關的原因,明顯是他無罪,去強行冤枉他。但現在根本不是這個情況,現在我們正在談量刑問題。」她又指,自違法「佔中」後,同類案件愈來愈多,但裁判庭量刑不一,相信是基層法庭不習慣處理政治敏感案件,上級法庭亦無足夠指示,若律政司覺得是適合的機會向上級法庭尋求指示,無可厚非,認為該類事件有需要加強「阻嚇性」。

  談到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被指堅持提出覆核,譚允芝說,坊間的指控對袁國強不公平,強調律政司司長有權作最終決定,而且實際上未必只有袁國強一人持有關看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